????今年8月1日,國家商務部公布實施《家電維修服務業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直指家電維修服務業亂象:報價虛高、故障夸大、故意更換性能正常的零部件……
????《辦法》出臺,讓消費者看到家電維修明白消費的一絲曙光。但業界認為,依據《辦法》的規定,想要管理出成效,還要看地方如何制定實施細則,以及具體落實情況。
????家電維修費須明示
????家電維修收費不明示,收費虛高的現象一直存在。近日,記者走訪工廠二路部分家電維修服務店發現,店鋪內都沒有懸掛價目表。一般是市民口頭描述家電故障后,維修人員再估算收費數目。當記者以冰箱制冷有問題咨詢維修費用時,不同店鋪給出了不同的維修方案和收費標準,店員們大多稱:“具體收費要檢查故障后才能確定。”
????針對“謎”一樣的家電維修費,《辦法》規定,家電維修經營者應在經營場所顯著位置明示服務項目和家電配件的收費標準。
????在恒業國泰四樓銷售、維修電子產品的市民鐘先生對此認為,家電配件多且雜,損壞的部件有時候不能進行細分,收費要根據零件成本、工時、難度來定價。太陽廣場四樓的廣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客戶經理黃志榮則表示,特殊配件要訂貨才知道價格。此外,部分零配件已經停產,需要從老舊家電中拆卸同型號配件來頂替使用,老舊配件定價難。
????盡管無法一一明示配件價格,但上述業內人士也表示,商家可以列出基本收費項目,再對額外收費做出必要提醒。
????為維修質量“上保險”
????早前,市民林先生買了近兩年的DVD無法讀碟,他拿著機子來到河西某家電維修店鋪,該店鋪經營者查看后表示,40元就能修好。林先生隨后取機時,維修人員演示了機子能正常讀碟。林先生回到家中后,機子也運作正常。但約一個月后,機子出現了相同的故障。
????家電送修后,老毛病“復發”,林先生的遭遇不是孤例。為給維修質量“上鎖”,《辦法》要求,家電維修經營者在提供維修服務時應當向消費者提供維修服務憑證,維修服務憑證應如實填寫維修服務項目、維修服務質量責任等。
????然而,記者實際走訪卻發現,維修商家大都避談維修后的使用期限。商家對此的解釋是,送修家電一般都有較久的使用年限,任何細微故障都可以引發各類問題。商品出門后,商家只能承諾“同一故障在一兩個月內不會出現。”然而,家電故障再現時,市民不禁會質疑:商家是否存在故意遺留問題以期再次送修行為?
????為維護維修雙方的權益,市商務局市場運行調節科科長林耀博建議,往后,市民維修家電時,可要求經營者出具維修服務憑證,記錄下更換零配件的質保期限。
????經營、維修電子產品超過10年的市民黃志榮也提醒,維修店鋪大多靠“回頭客”生存。家電送修找“老店”,或能避免出現收費虛高、維修質量較次的情況。
????禁止“小病大治”
????近日,家住新興一路的陳小姐遇到一件郁悶事,花了幾百元,冰箱沒修好。原來,陳小姐的冰箱壞了,維修師傅稱是冰箱的壓縮機故障。陳小姐于是花了300多元換了壓縮機,后來還花了300多元換制冷線管。本以為,冰箱從此能正常運作了。但約一個月后,冰箱又“鬧情緒”了。
????記者了解到,市民普遍缺乏專業維修知識,無法判斷維修人員是否夸大故障以此騙取高額維修費。
????為防止維修服務出現“小病大治”、“無病施治”,《辦法》要求從業人員不得虛列、夸大、偽造維修服務項目或內容;虛報故障部件,故意替換性能正常的部件等。存在上述行為者、情節嚴重的,處三萬元以下罰款。業界認為,這是整治維修亂象的“最強‘緊箍咒’”。
????為避免遭遇上述情況,市消費者協會秘書長李晚昌提醒,市民送修家電,要選擇有固定經營場所的店鋪,并就維修內容、金額提前協商約定,保留書面憑證。
????根據《家電維修服務業管理辦法》規定,上級商務部門會結合當地實際,制定地方實施細則,繼而鋪開監管工作。據悉,商務部門將對我市家電維修服務業進行摸底調查,向經營者宣傳《辦法》內容,教育、督促經營者改正不當經營行為。市商務局市場運行調節科科長林耀博表示,市民應適當了解《辦法》內容,出現維修服務糾紛時,可憑條例維權。
????相關鏈接:
????《辦法》的部分條例
????家電維修從業人員應當具備從事相應維修活動的職業、技術資質。
????家電維修經營者在提供維修服務前應當向消費者明確告知維修方案及需注意和配合的事項,尊重消費者選擇。
????家電維修經營者在維修服務中使用和銷售的配件和耗材,其質量、規格應符合國家有關產品質量安全規定和標準,不得使用和銷售假冒偽劣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