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見習記者 楊桂寧 記者 楊宗林) 這兩天,藤縣和平鎮雙垌村剛讀小學一年級的張小龍,每天都要步行3公里到雙垌小學上學,而雙垌小學合塘分校就在離他家幾十米的地方。新學期開學后,因為合塘分校變成了危房,像小龍一樣每天步行幾公里上學的孩子,在雙垌村合塘片區還有100多人。看到孩子們每天舍近求遠地去上學,村民們都迫切地希望,已經變成危房長達7年的校舍能夠重建。藤縣教育局的有關負責人表示,縣教育局正在向自治區申請“校安工程”項目資金,盡量爭取安排明年的資金重建該校。
????現狀了解:
????近百學生舍近求遠上學
????9月3日上午,記者前往和平鎮雙垌村了解情況。雙垌村的張佐良主任告訴記者,1995年,由雙垌村合塘片的群眾集資,在鎮政府的支持下建起有兩個教室、一個辦公室(后用作教室)的雙垌小學合塘分校校舍,總面積160平方米,改善了村里的孩子在泥磚房里上課的局面。
????2005年洪災后,合塘分校校舍多處墻體出現裂縫,村委及時將情況向主管部門匯報,但因為資金問題一時難以解決,村里的學生仍在危房里上課。
????2008年,合塘分校的墻體斷裂繼續擴大,經上級部門同意,村委對學校進行加固。
????2009年,合塘分校墻體斷裂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了。但因沒有適合的教學用房,合塘片7個自然村的孩子依然擠在被定為危房的教室里上課。
????2011年秋季期開學時,合塘分校墻體斷裂仍有擴大的跡象。為了廣大學生的安全,校方決定停止在危房里教學。當時學校領導和學生家長協商如何解決校舍的難題,但還是沒有找到適當的地方進行教學。最后決定讓學生自行選校,原來合塘分校一、二年級的幾十名學生到離原校幾公里遠的雙垌小學、雙垌小學佛子分校、新塘中心小學等幾所學校就讀。
????村民意見:
????希望校舍能盡快重建
????記者在現場看到,正如村民反映的一樣,雙垌小學合塘分校的墻體多處出現斷裂的情況,許多裂縫可以塞進大人的手指,令人觸目驚心。近60歲的村民張成標告訴記者,合塘分校歷史悠久,在解放前就已經存在了,像他這種年紀的村民,小的時候都是在合塘分校的泥磚房里上學的。因此,村民對這所學校都有比較深的感情。在1995年集資建房的時候,大家都很踴躍。
????張成標說,如今校舍變成了危房,一年級以上的學生都已經分流到別的學校就讀了。學生雖得到安置,但隨之也影響了村民的正常生活。合塘轄區的自然村離其他教學點比較遠,有兩至三公里,學生上學的時候還要趟過村里的洋橋河和浸井河,因擔心孩子上學安全問題,家長們只好護送孩子上學放學,每天來回要跑四趟,為了接送孩子上學,許多農活都被耽誤了。村民們都迫切希望合塘分校能重建,方便附近的孩子上學。
????藤縣教育局:
????爭取明年重建合塘分校
????記者在采訪時看到,合塘分校除了校舍變成危房之外,學校的其他設施也非常簡陋。校園內雜草叢生,唯一的體育設施就是一個籃球架。分校唯一的老師馮華玲告訴記者,從去年秋季期開始,一、二年級的學生都分流出去了,現在分校里只有一個學前班的40多名學生還在這里上課。學校變成危房,各種設施的建設也停止了,所以學校顯得比較蕭條。
????對于雙垌村合塘分校變成危房的問題,藤縣教育局項目辦主任唐錫勝告訴記者,該校是多年前村民自主籌資建設的,由于質量不高和地面塌陷等問題造成墻體開裂,現在確實被定為危房,已經嚴禁使用。唐錫勝說,縣教育局正在幫助該校向自治區申請“校安工程”項目資金,并盡量爭取安排明年的資金重建該校。唐錫勝說:“在原校就讀的學生,現在暫時分流到附近其他小學上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