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梁燕如)市民曾小姐在超市購買一組洗衣液,卻發現被收了三份的錢,幸好及時發現拿回了多收的錢。超市對此解釋,曾小姐的遭遇只是個案,由收銀員操作失誤造成,并退回多收錢款。梧州市消費者協會提醒,超市購物后,市民仔細核查購物小票顯示的商品數量、金額,避免為超市“擺烏龍”買單。
????近日,市民曾小姐在南城百貨(藍天店)購買了一些日用品和一組售價是17元的某品牌洗衣液,該組洗衣液是獨立三連包。結賬時,曾小姐連同其他商品一共支付了115.1元。在回家的路上,曾小姐想想不對勁,于是,回到家她查看了購物小票,發現一組洗衣液被當成了三組,被收了51元。次日,曾小姐來到南城百貨(藍天店)的客服總臺說明了情況,客服人員當即核實收費,給曾小姐退還了34元。
????針對曾小姐的遭遇,超市客服部負責人羅小姐表示,由于組合式商品外包裝的特殊性,易造成一組售價是單件商品價格的錯覺,收銀員因而多計費。截至記者采訪,超市只接到曾小姐一例投訴。針對這種情況,超市已經提醒收銀員注意核實連包成組商品的售價。此外,羅小姐提醒,市民購物后要保留購物小票。當發現收費異常,可憑小票反映到客服部,超市核實情況后,會做相應處理。
????記者在市消費者協會了解到,市民在超市購物后,組合式單件商品被當成多件商品收費的投訴并不多,市消費者協會秘書長李晚昌分析認為,出現這種情況,多是由收銀員操作不當造成,非商場故意為之。記者同時了解到,在超市購物類投訴中,市民針對商品實際收費與價簽所示不相符的投訴則相對居多。
????針對超市存在的標價、收費亂象,李晚昌提醒,市民在購物后,一定要保留購物小票作為維權憑證,并核實商品的數量、金額與實際消費是否相符。出現消費糾紛時,市民可憑購物小票到賣場與商家協商解決。協商未果,市民可到轄區工商部門或市消費者協會,讓工商人員協助維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