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梁燕如)日前,網友“我系欣子”在新浪微博發(fā)微博稱,“新興市場‘黑山羊’旁邊的冰鮮攤檔出售的雞中翅即使烤到焦黑,其肉質仍呈透明狀,吃起來有霉味。”10月11日,該條微博已被轉發(fā)100多次。
????對此,業(yè)內人士稱,鑒于造假成本高,之前網上盛傳冰鮮雞中翅是人造、注膠的可能性不大,但“泡發(fā)凍肉”卻是不法商家慣用的牟利手段。但因缺乏明確的證據、線索指認,職能部門無法對冰凍雞中翅展開針對性調查。工商部門現已要求全市冰鮮行銷售商進貨時索票索證,出現食品安全問題時明確責任方。
????造假疑云再起
????記者曾接市民報料,稱在新興市場買到疑似人造雞中翅,雞中翅經沸水煮熟,肉質仍呈透明狀(詳見本報5月15日4版)。日前,網友“我系欣子”在新浪微博再爆料,“新興菜市場無良冰鮮檔出售注膠雞翅。”至10月11日,該微博已被轉發(fā)100多次。記者從回復中發(fā)現,有網友也曾買到過類似的劣質凍肉。
????市工商局公平交易與消費者權益保護科(以下簡稱公消科)負責人獲悉網友反映的情況后,當即通知新興工商所執(zhí)法人員進行調查。
????10月11日,記者和新興工商所負責人來到該冰鮮攤檔,檔主拿出了各類冰凍品的進貨憑證,包括生產商的生產許可證、供貨商的營業(yè)執(zhí)照、進口產品檢驗報告等復印件。工商部門表示,從各類票證判定,該攤檔在售商品有進貨質量憑證。此外,檔主表示“市民買到問題商品可以直接到攤檔換。”
????“流通凍肉有不可測因素影響質量”
????記者在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動植物檢驗科(以下簡稱動檢科)了解到,在我國,進口凍肉必須在指定口岸經檢驗符合各項食品安全標準后,方可入境。動檢科負責人表示,凍肉在-18℃~-20℃的保存條件下,保質期可達兩年。但凍品進入流通環(huán)節(jié),其保存條件是否達到保質要求是影響商品質量的不可測因素。
????市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相關負責人表示,監(jiān)督部門會不定時巡查市區(qū)大型凍肉庫,查看商品是否有相應的產地檢疫合格證明,“近年來,未發(fā)現沒有產地檢疫合格證明的產品進入我市。”但該負責人表示,因缺乏檢測手段,很難判斷肉品是否被注水等。
????職能部門鼓勵市民舉報造假窩點
????據不愿具名的業(yè)內人士表示,不法商家會將凍品解凍后泡發(fā)加重,低價出售,這“是行業(yè)公開秘密”。據工商部門透露,目前未接到凍肉被故意泡發(fā)的舉報。
????對此,市工商局公消科負責人表示,掌握商家造假線索的市民可撥打12315舉報。此外,市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市民發(fā)現不具備上市資格的凍肉進入我市,可撥打0774—3898651舉報。
????此外,工商部門分析認為,人造品有結構簡單、易復制等特點,雞中翅的構造相對復雜,給雞中翅注膠會花費人力、物力。多位冰鮮業(yè)內人士也以“成本過高”排除了人造、注膠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