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重陽將至,這是今天老人們的節日,也將會是明天我們的節日。人人都會老,怎樣面對老齡時代,如何養老安享晚年,是每一個家庭都繞不開的話題。從今天開始,本報將推出系列報道,和市民讀者一起探討“我們如何養老”的話題,希望能從中帶來一些啟發。
??? 丈夫84歲,妻子79歲,徐錚瑞夫婦可能是梧州市最為年長的購房者。輾轉城內數個樓盤,從接待看房的售樓小姐,到為他們辦手續的工作人員,在了解了兩老購房的初衷后,都禁不住脫口而出:“老人買房是自己住的?”為了買房,兩人把自己住了二十多年的舊房賣掉,并且掏空了這輩子的全部積蓄。
????老人說,“老也要老在自己家里。”
????居家養老仍是傳統選擇
????老兩口加起來每月兩千多元的養老金,是他們唯一的收入。沒有老街坊,物業費昂貴,因年齡原因不能享受按揭的電梯房,雖也曾讓兩位老人猶豫不決,但他們最終還是選擇了這里。只因年事已高的他們,無力再住在原來的家中,面對每日登6層樓梯。受到幾年前徐老母親在養老院孤獨離世一事的觸動,夫妻倆誰都不愿搬離自己的家到養老院度晚年。
????徐老夫婦的選擇并不是孤例。一份針對梧州市民辦養老院的調研報告中指出,本地90%以上的老人坦言還是喜歡居家養老,而不喜歡去養老院。這其中,有無奈,也有傳統觀念的影響。但是現在獨生子女無暇照顧老人的現象愈發突出,特別是“421”家庭結構模式(四個老人,兩個夫妻,一個孩子)的形成,更增加了家庭養老的難度。
????今年60歲的林伯表示,自己每天走在街心公園,坐在公交車上,目之所及很多都是比自己年紀還要大的老人,這讓他對自己的養老更多了一份憂慮。兒子是獨生子,這幾年又成家立室。隨著孫子的出生,三代人同居一室?,F在他的身體還不錯,平常接送孫子出入幼兒園,不時還能補貼家用,兒子的負擔并不算重?!暗冗^了10年、20年后,孫子長大了,我老了,親家們也老了,難道只憑兒子和媳婦兩個人,就能擔起照顧我們四個老人的重擔?”
????林伯的憂慮正在變得越來越緊迫。據統計,梧州市自1999年開始步入人口老齡化社會,截至2011年底,60歲以上老年人口總數360115人,占全市總人口數12.5% ,其中市區60歲以上老年人有73188人,更是占到了市區總人口數的13.8%。
????高齡失能多半靠親人
????今年87歲的老人陳瑞珍說起如今的生活,認為談不上養老,倒像是在熬日子。因為她每月只有300元的低保,自己還有嚴重的風濕病等老人病,就是日常的飲食醫療等花銷也捉襟見肘。而67歲的兒子患腦血栓自顧不暇,她只能搬到比她小9歲的妹妹家中,與其一起生活,這樣至少解決了無人照顧和其溫飽的問題。
????俗語“70不勸飯,80不留宿”,但就連陳瑞珍老人的妹妹也已經78歲了。陳瑞珍老人說:“妹妹比我幸福。她家住在一樓,不用上樓梯。還有4個女兒和女婿,經?;厮依锍燥?,不時還給我零花錢?!贝送猓诘臇|正社區每次發放慰問品也不忘記通知她,這已經讓她很滿足。
????因為腿腳風濕,疼痛難忍,平時陳老出門只能搭乘短途的公交車,稍遠便要打三輪車或坐出租車。但因為她的年紀和身體狀況,不少車輛明明已經停在了面前,司機還會找出各種借口不愿搭載。近年來,她出門的次數日漸減少。
????根據有關部門預測,到2015年,全市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預期將達42萬人,約占人口總數的14.48%,年平均增加1.2萬;80歲以上高齡老人預期將超過9萬;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還將不斷增加。
????空巢家庭獨力難撐
????還有更多的孤寡老人,他們沒有親戚投靠,只能自己“養老”。在日前萬秀區針對其轄區的孤寡老人的一次慰問活動中,至少有89戶低保老人,他們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戶口本戶主是自己,成員是自己,人數是“1”。
????家在桂林路的獨居老人黎石坤,腿腳還算靈便,他雙眼患有白內障,面對面不能看清人的五官,卻可以自己買菜、做飯、洗衣,不僅獨立料理自己的生活,而且還能主動協助比自己年紀更大的鄰居。
????與其他孤寡老人一樣,他有著許多的無奈。如今能拿到手的,是政府每個月發放的最低生活保障金,以及社區不時提供的生活補助,水電費以及日常的伙食開支?!巴饶_還能動”的他也想去找一份門衛或是看車打掃的工作補貼家用,但是很多負責人一看他上了年紀,都婉言謝絕了他的求職。
????如果遇上感冒發燒等不舒服,他的辦法就是“扛著”,實在不行吃點便宜的板藍根沖劑?!艾F在身體還算過得去,天天出門找朋友聊天,去河堤散步。等到捱不過去了……”說到這,老人移開了眼神。
????而在失獨論壇(失去獨生子女家庭),一個名為《梧州林媽媽希望收養干兒干女》的帖子一直在首頁上徘徊。論壇工作人員介紹,林媽媽56歲,獨自一人生活在河東,丈夫已經去世,32歲的女兒因患上抑郁癥自殺離世。“中年喪偶,老年失女”這對老人來說無疑是最沉重的打擊。
????“干兒干女最好能在梧州市區生活,林媽媽每月只有1000元退休金”。 老人委托論壇的工作人員發布帖子后,已經過去3個月,但除了一些省外的志愿者頂帖回復表示安慰外,一直沒有下文。她的退休金只是勉強應付日常生活和醫療等費用,如果再養一個小孩,不但政策不允許,她的精力和經濟也難以支撐。說是收養干兒干女,其實也是通過論壇呼吁其他義工和好心人的關懷。但在梧州乃至廣西,針對林媽媽這樣的失獨家庭,尚未出臺專門的扶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