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電網供電安全不出錯(曾宗杰 36歲 廣西電網梧州供電局變電管理所巡檢中心一班班長)
曾宗杰
????1994年,曾宗杰從學校畢業后就進入了梧州供電局變電管理所。17年后,他從一名實習生變成了現在的巡檢中心一班班長。雖然職位改變了,但多年來,他對工作崗位的認真負責始終不變。
????曾宗杰和他的同事們的工作規律而枯燥。24小時輪流值班,每天主要的工作就是檢查設備,保證電網安全運行,將電安全地輸送到千家萬戶。然而,這一工作容不得一絲馬虎。因為只要少許的故障,將有數以萬計的居民用電受到影響。
????為了迎接十八大的召開,梧州供電局變電管理所早已制定了措施,確保十八大期間電網安全穩定運行。保電期間,曾宗杰和他的同事們要加強變電設備安全檢查,堅持每天對重點設備進行特巡一次,做好應急準備,確保電網安全供電。
????“看了十八大的開幕式后,我和同事們都很受鼓舞。國家一天天強大,我們也更加自豪。只有國家繁榮穩定,我們的生活才能‘奔小康’、‘奔大康’。” 曾宗杰說,今后,他會更加努力工作,確保電網供電安全不出錯。
????期盼對鄉村教育投入更多關注(林燕霞 教師)
教師林燕霞
????“同學們坐好了,今天老師要給大家講的是……”在大塘小學整潔明亮的教室中,語文老師林燕霞正在給一年級的學生們上課。在她的身后,是嶄新的教學用具,“這種良好的教學環境,是我以前不敢想像的。”
????有著15年執教經驗的林燕霞,在長洲區龍平小學度過了11年的光陰。多年在鄉村小學的執教檢驗,讓她深深感受到了農村教育資源的缺乏,“以前,一本教科書,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就是所有的教育設備。”林燕霞說,那時的老師,可以用“全能”來形容,“平均一個班只配備兩名教師,語文、數學老師要兼職教科學、體育、美術和音樂,教師資源的缺乏,難以保證教學質量,更影響了農村孩子的學習均衡發展。”
????“現在,鄉村小學的教育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課桌椅、黑板、體育用品等教育設施得到了更新,而隨著校際間教師的交流學習,教學質量也有了提升。”但林燕霞坦言,影響農村教育亟須解決的仍是教育公平、均衡發展的問題。她說,首先應該解決師資不均衡的問題。“農村生活條件差,優秀的教師不能安心在農村工作。我希望加大對鄉村教師各方面的補貼優惠政策,讓他們感受到黨和國家對農村教育的重視,留住這些優秀的師資力量。”
????此外,對于城區學校,希望能夠加大對教師的培訓力度,“如今教材每年都在更新,僅憑老師一人,要完全理解熟悉教材有一定的難度。希望能夠嘗試‘走出去’的方式,城區間、城市間互相借鑒教學經驗,將教育成果輻射范圍擴大,讓更多的學生受惠。”
????希望能找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李連玲 低保戶)
李連玲在自己家
????李連玲的家,位于居仁路中一巷,只有16平方米,雖顯狹窄,但床鋪、柜子、凳子和生活用品都擺放得整整齊齊,干凈清潔。
????今年40歲的李連玲是藤縣人,幾年前帶著兩個孩子和母親來到梧州生活。由于曾患鼻咽癌,治療后留下了不少后遺癥,無法從事體力勞動,“我以前曾在工廠打工,但患病經過化療后,容易頭暈、流鼻血,這些后遺癥讓我無法繼續打工,生活的經濟來源眼看著就要斷了。”
????后來,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李連玲申請成為低保戶。如今,每個月,她一家能領到600多元的低保金,生活的來源總算有了著落。
????更令李連玲感到高興的是,今年她的廉租房申請已經獲得批準并公示,“過去幾年,我們一家四口都要擠在這16平方米的房間里,孩子一天天長大,房子愈發顯得擁擠,現在廉租房的申請獲得批準了,社區工作人員告訴我,如果有了房源,低保戶能優先進行排期,我期待搬進新家的那一天。”
????如今,李連玲的生活保障正在逐步加強。“我不時還要到醫院進行復檢,不能掙錢還要經常花錢看病,多虧黨和政府的好政策,對困難群眾特別照顧,民政部門幫我辦理了醫療保險,減少了看病的壓力”。而今年,她還參加了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我選擇了100元的繳費檔次,雖然錢不多,但想到晚年能有生活保障,還是感到安心不少。而且由于屬于低保對象,政府每年還代我繳納了50元養老保險費,繳費壓力減輕了很多。”
????居住環境即將得到改善,看病養老也有了保障,但李連玲心里還有一個愿望,她希望能再就業。“雖然我的身體狀況不好,但我十分希望能做點力所能及的工作,盡自己的能力改善家庭環境。希望十八大召開后,政府能開辟更多就業渠道,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給困難群體,讓他們過上穩定的生活。”(采寫:西江都市報記者 羅麗思 曾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