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 (記者 鄭玉華 見習記者 楊桂寧) 近日,有長洲鎮寺沖村的村民向本報反映,不少村民因擔心新農合卡里的余額在年底前被清零,紛紛集中前往村里的衛生室取藥看病。對此,市新農合管理中心接受采訪時表示,村民存在這種擔憂是對新農合門診統籌政策的誤解,村民卡里的余額不會清零,村民不要盲目看病購藥。
????村民排隊“看病取藥”
????長洲區長洲鎮寺沖村的村民莫女士向記者反映,最近一段時間,不少村民都前往衛生所排隊看病、購藥,而且這些“患者”大部分根本沒有生病,而是以看病為由,到衛生所購買一些日常所需的藥品。
????近日,記者來到寺沖衛生所時發現,看病買藥的村民排起了長隊。據衛生所的醫務人員介紹,衛生所原來一天的門診量大約在20至30人次左右,這幾天突增到近100人次,而且很多來開單取藥的村民,并沒有生病。
????正在排隊等看病的寺沖一組村民鐘暖瓊及她的同伴李玉芬表示:“我們村里的村民都辦有農村合作醫療卡,最近聽說在年底前不用完卡里面的錢,余額就會被清零,那樣卡上的錢就作廢了,所以我們趕著來‘看病買藥’?!?/p>
????新政旨在互助共濟
????農村合作醫療卡里的錢用不完,是否到了年底就會清零?對此,市新農合管理中心一位姓鄧的工作人員明確表示,村民卡里的余額不會清零,村民誤解了新農合相關政策。
????該工作人員解釋說,在2011年以前,新農合在門診方面,實行的是“家庭賬戶”的模式,即參合農民每年繳納參合費用后,會直接劃撥一定的數額歸入家庭賬戶管理,整個家庭可以通用,數額可逐年累積。但是,這種模式導致了很大一部分的新農合基金沉積在許多暫時不需要看病的家庭賬戶內,這就會對新農合基金的運轉產生不良的影響。
????為此,從去年起我市實行了新農合門診統籌,取消家庭賬戶,但原家庭賬戶有結余的予以保留,可繼續使用,直至用完為止。門診統籌實行后,參合農民到定點醫療機構門診看病,每人每年門診費用補償封頂線為100元,補償達到封頂限額后,費用自付,家庭成員的所有門診補償額度可給本戶內任何一個人使用。
????但是,在去年就出現有部分村民認為不用完100元的補償額度會“吃虧”,而集中到村衛生室看病取藥,為此我市對門診統籌再進行了調整,當年補償額度的結余可按40%轉結下一年使用。
????舉個例子來說,一個三口之家,每年門診補償額度就是300元,如果當年使用有200元的額度結余,按40%轉結,即80元,那么明年該家庭可使用的門診補償額度就可達到380元,以此類推。如果該家庭當年使用超出補償額度,那么自費部分再從原家庭賬戶中的結余中扣除,直至用完。
????所以,并不存在農村合作醫療卡余額年底清零的說法,而且,新農合基金是實行因病施治、有病多補、無病不補的原則,以充分發揮新農合基金互助共濟的作用,農民不必認為用不完補償額度就是“吃虧”,不必要盲目購買、囤積藥物,以免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