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黃金銘)12月3日,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秦大河率領調研組到我市,就我市防災減災能力“十二五”專項建設規劃制訂、今年自然災害應對及救災情況、防災減災存在的問題等進行調研。調研組表示,將把在梧調研的情況進行匯總,形成專題報告上報國家有關部委,為梧州的防災減災工作爭取更多的支持。
????調研組成員包括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師范大學常務副校長史培軍,委員會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委員會委員、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所長葛全勝,委員會秘書長、民政部國家減災中心總工程師楊思全,委員會專家、新華社中央新聞采訪中心記者衛敏麗,委員會專家、中國氣象局秘書王亞偉,民政部國家減災中心科技標準部助理研究員楊佩國。
????市領導全桂壽、竺坤松、何棠、陳澄波,自治區民政廳副廳長馮志陪同調研。
????在座談會上,市委副書記全桂壽表示,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是黨的十八大報告的主要內容之一,希望調研組根據梧州的實際,向國家及有關部門大力爭取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支持,幫助梧州不斷提高防災減災的綜合能力。
????副市長何棠代表市委、市政府匯報了我市防災減災應對自然災害工作情況。據介紹,我市一直以來高度重視防災減災工作,將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中,專門制定了《梧州市綜合防災減災能力“十二五”專項目建設規劃(2011-2015年)》,通過加強防洪設施建設、開展地質災害整治、加強監測預報體系建設、強化防災減災預案體系建設、廣泛開展防災減災科普知識宣傳等措施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雖然目前全市防災減災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綜合防災減災能力還比較弱,各項工作有待進一步提高。
????秦大河強調,梧州市是全國首批25個重點防洪城市之一,在堤防建設、地質災害整治、城市內澇防御等方面成效顯著,但在中長遠發展中,仍然存在著不足和困難,梧州市要繼續加強綜合防災減災工作,進一步做好防災減災的規劃,爭取資金加快建設防洪基礎設施,加快小山塘、小水庫的除險加固,加強地質災害防災減災的體系建設,解決好生態薄弱點的地質災害整治,利用遙感設備等先進技術加強監測,加強部門的溝通協作,整合資源,增強防災減災的綜合利用。
????調研組表示,今后將爭取在國家資金和政策上向重點防洪城市的傾斜,加快防洪基礎設施、地質災害整治、城市內澇防御、防災減災儲備倉庫等項目建設,支持梧州深入開展防災減災工作。
????調研組還先后到“三沖”地質災害綜合整治工程現場、河東防洪堤、珠山實地考察,了解我市近年來在防災減災的經驗、做法和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