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把堅持科學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發展質量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線,并提出由“四體一位”向“五體一位”的轉變,明確把生態文明作為國家建設的主要目標之一。這一戰略選擇,也為蒼梧縣科學發展、跨越發展指明了方向。
????蒼梧縣緊鄰梧州市,毗鄰廣東省,具有獨特的自然環境和區位優勢。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深入實施,以及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產業轉移步伐加快,蒼梧縣有了更多吸納資金、技術和產業的機會;自治區打造西江億噸黃金水道、建設西江經濟帶、加大扶持桂東南力度,更有利于蒼梧縣參與區域協作,蒼梧縣在全市經濟發展及生態建設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為此,蒼梧縣委、縣政府提出“打造工業蒼梧、建設城市蒼梧、塑造人文蒼梧”發展戰略。堅持以工業發展為突破口,組織開展“項目攻堅年”、“服務企業年”、“園區建設年”和“安居樂業工程”活動,促進經濟社會各領域穩健快速發展。在建設經濟發展戰略高地的同時,將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發展質量、優化經濟結構,作為實現這一戰略的根本途徑。
????一、理清思路 科學發展
????發展經濟是硬道理,只有大力發展經濟才能實現社會和諧、穩定、安康。十八大報告中,把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提出要通過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增強農村發展活力,逐步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城鄉共同繁榮。蒼梧縣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繼續堅持“三個蒼梧”發展戰略并不斷賦予新的內涵,加快推進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增加農民收入,努力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城鄉協調發展。
????以建設與梧州中心城區一體化發展的城鄉統籌示范城市為目標,以推進蒼海工程為重點,以開展“城鄉建設年”活動為抓手,統籌城鄉建設,全面加快城鄉規劃建設步伐。加快推進縣城城西片行政中心規劃和建設,突出抓好六堡“特色名鎮”和石橋“全國重點鎮”、大坡“自治區重點鎮”建設,全面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不斷改善城鄉居民生產生活條件和提升城鎮化發展水平。
????二、以文化為載體 提高軟實力
????十八大報告強調,文化是民族的靈魂,文化是軟實力,能夠推動經濟快速發展。今年來,蒼梧注重發掘保護和開發利用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的優勢,深入開展“文化教育建設年”活動,加快發展文化事業,不斷豐富“人文蒼梧”內涵,切實增強文化軟實力。
????第一,做好文化發展規劃。做好“人文蒼梧”建設規劃及實施綱要的編制工作,出臺加快蒼梧縣文化教育事業發展政策和措施,深入挖掘文化主題,豐富文化內涵,打造文化載體,著力推進蒼梧文化建設,大力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第二,加快教育事業發展。突出教育在富民強縣中的基礎性地位,加快全縣教育布局結構調整,加快發展學前教育,提高基礎教育教學水平。抓好縣城教育資源整合,優化縣城中小學布局,擴大高中辦學規模,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第三,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加大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縣文化館、圖書館,做好博物館、體育館規劃前期工作,全面推進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繼續做好非物質文化普查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做好文物管理維修和保護工作。實施文化精品工程,繁榮文化藝術創作,加快體育基礎設施建設,開展全民健身體育活動,大力推動體育事業發展。
????第四,精心培育地方特色文化。充分發掘李濟深等歷代名人影響力,大力發展名人文化。鞏固和發展蒼梧縣“全國詩詞之鄉”成果,不斷提高文化蒼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充分利用六堡茶的良好聲譽和“中國名茶之鄉”的品牌效應,不斷加大六堡茶宣傳推廣力度,不斷提高六堡茶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加快六堡“特色生態名鎮”建設,大力發展六堡茶生態文化旅游。
????三、改善民生 增強幸福感
????十八大報告指出,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的,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
????蒼梧縣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理念,把保障改善民生作為發展的動力和目的,突出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更好地為各族人民謀福祉,保證了最大多數的人能夠享受到經濟發展的成果。在全區率先啟動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全縣6萬多名60歲以上老人每月均可領取55元養老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4.3%。
????在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蒼梧縣將繼續堅持和完善現有發展戰略,堅持科學發展觀,以優化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按照“五位一體”的總布局,全面推進“三個蒼梧”建設,加快實現富民強縣新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