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12月24日起,相關部門在市區設立四個蔬菜臨時直銷點,組織5家合作社、4家竹灣市場的批發戶,以“合作社+批發商”的模式組合進城直銷蔬菜,防止菜價過快上漲。直銷增加了市場供應,也為打破菜價“降溫猛漲”的怪圈進行了嘗試。
????據市商務局統計,2012年12月24日至2013年1月5日,各直銷點累計售出各類蔬菜9.3萬公斤。
????然而,直銷菜也面臨挑戰。供應葉菜的合作社多兼營蔬菜批發,是農貿市場的貨源。眼下,供應商以批發價賣菜給零售戶,卻以批發價或低于批發價售菜,入市擠占零售市場,合作社擔心固定批零隊伍不穩。與直銷相比,批發出貨速度快,且無需張羅人手看攤,無需運費。而且,直銷點的消費群不同,起初直銷戶并不敢大量供應,還擔憂會遭至農貿市場零售商的反對。
????面對隱憂,商務部門決定對直銷的經營戶給予人力、運輸成本補貼,或派出人員協助批發戶銷售。引導直銷戶借直銷擴大品牌的影響和認知度,并逐漸贏得合作社的認可,直銷菜的品種由最初的12種增加至28種,日銷量由數千斤增加至萬來斤。
????菜價過快上漲,根本原因在于長時期的低溫陰雨寡照天氣,致使本地自產蔬菜供應減少。此外,廣東菜販到梧州“搶菜”,也使本地葉菜供應下降的問題更為突出。
????據介紹,去年年底以來,整個兩廣地區都出現了長時期的低溫陰雨寡照天氣,蔬菜供應減少,為此部分肇慶、江門等地的菜販紛紛到梧州來“搶菜”。
????竹灣市場從事蔬菜的批發戶張恒說,珠三角地區菜價高于梧州,因此本地菜農傾向于將菜賣給廣東商販。而且,連平常直供梧州的云南蔬菜供應商,也直接將貨車開到了廣東地區。
????相關人士建議,農業部門應加強引導,引導規模化種植,主動瞄準廣東市場。商務部門或農業專業合作社,要加強與珠三角地區超市、市場的對接,探索梧州菜農與廣東客商的“農超對接”模式,開拓梧州蔬菜的銷售空間。
????采訪中,許多市場經營戶向記者反映,盡管直銷、在農貿市場增設直銷攤位能起到平抑物價的作用,但每月支付的攤位租金、垃圾處理費等約2000元,這些費用部分被轉嫁到了消費者身上。京梧市場攤主楊京(化名)說,要讓直銷攤位真正起到平抑物價的作用,有關部門還應適當調低市場租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