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楊宗林 通訊員 歐堅蓮) 昨日早晨,我市大霧彌漫,市區能見度僅有300米。市氣象臺發布今年首次大霧黃色預警信號。記者了解到,昨日我市空氣質量為良,交通秩序平穩,暫無因大霧天氣引起的重大交通事故。
1月14日早上,梧州市各地出現罕見大霧天氣。我市出現大霧天氣主要是由于天氣回暖,濕度增加,低空逆溫層的存在和近地面層較弱的風速造成的。隨著白天氣溫的升高,這種大霧天氣現象逐漸消散。
未發生重大交通事故
昨日上午8時,記者巡城發現,因大霧天氣,我市路面較為濕滑,尤其是西堤路、新興二路等路段霧氣較重,能見度低。在新興三路已經看不到江濱國際大酒店高處樓層,在路上行駛的車輛大多打開了霧燈。在西堤路國龍財富中心對出路段,一輛大型垃圾車與一輛同方向行駛的私家車發生碰撞,私家車隨后撞向了路邊燈桿,車頭嚴重變型,所幸未造成重大傷亡。
據長洲鎮寺沖村民劉素瓊介紹,由于昨晨霧氣大,江面能見度非常低,導致寺沖碼頭客渡船暫時停運。很多欲前往龍圩賣菜的菜農,不得不坐在碼頭等待,直到近9時大霧散去,才能正常渡船過河。
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法宣科負責人表示,昨日早晨大霧出現后,轄區各高速公路加強了執勤力度,各城區交警部門也加強上街巡邏。交警部門還通過電臺等方式,及時發布大霧預警信息。從反饋信息看,大霧天氣中梧州市交通秩序整體平穩,暫未接到重大交通事故報告。
該負責人提醒,大霧天氣司機要打開霧燈減速行駛,高速路上能見度低于500米時,司機要將車駛進服務區休息,市區內能見度低于200米時,司機要緩慢行駛。
市區空氣質量為良
昨日我市出現罕見大霧,一些市民表示“十幾年未見過”。“一早起來上班,路邊的樹木也看不見,感覺空氣很濕很悶。”市民陳小姐說。市環保局官方網站發布的“梧州市市區空氣質量日報”顯示,1月13日12時至1月14日12時,河西區空氣污染指數為47,無首要污染物,質量等級為“Ⅰ”,空氣質量為“優”;河東區空氣污染指數為62,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顆粒物,質量等級為“Ⅱ”,空氣質量為“良”;全市空氣污染指數為55,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顆粒物,質量等級為“Ⅱ”,空氣質量為“良”。
根據市氣象臺最新氣象資料綜合分析,預計1月15日~16日有冷空氣補充南下影響我市,氣溫略有下降。具體預報如下,1月15日,全市多云間陰天,早晨有輕霧;氣溫:北部6℃~15℃,南部7℃~18℃;1月16日,受弱冷空氣南下影響,全市陰天有大部有小雨;氣溫:北部4℃~10℃,南部6℃~14℃;1月17日,全市多云到晴;氣溫:北部4℃~15℃,南部6℃~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