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 (記者 梁燕如 通訊員 麥擎圖) 1月15日,梧州市屠管辦聯合市商務、工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水產畜牧獸醫、公安等部門,檢查流通領域的豬肉質量情況。檢查發現,市場中的私宰肉數量明顯下降,當天檢查中沒收涉嫌私宰肉32.5公斤。
手工屠宰肉也要依規
昨日上午7時,商務、工商等多部門執法人員趕在早市前,巡查市區多家大型農貿市場。
在大塘市場,記者隨執法人員走進市場看到,十多張豬肉臺的經營戶正忙著分割新鮮運到的豬肉,經營戶自覺在攤位前懸掛出生豬出廠票據。經營戶看到執法人員到來,并沒有收拾肉品的動作。當天,執法人員還巡查了新興、怡景、西環等市場,均未發現大量涉嫌私宰的豬肉。
對于近期私宰肉流向我市部分小區周邊小集市的情況,執法人員表示,下一步將加強對小集市經營者的監管和教育。
在京梧市場,執法人員看到,某豬肉經營者攤臺上擺放著一塊不到五公斤的排骨,切面凹凸不平,涉嫌私宰。經營戶解釋稱,屠宰工人已經下班,他因此自己動手屠宰。在該經營戶攤臺上,懸掛著屠宰廠出具的檢驗檢疫證明等有關手續,數量是一頭。
記者向執法人員了解到,定點屠宰廠準備下班時,所有屠宰設備已經關閉,在屠宰場監管下,手工屠宰1至2頭生豬的情況偶有出現。但手工屠宰后,屠宰廠在生豬出廠前,也必須按相關程序對肉品進行檢驗檢疫。
“回馬槍”查出私宰肉
在新興市場附近的“綠色食品鮮豬肉”店,攤臺上陳列著數量較多的肉品。其中,部分排骨的切面凹凸不平。該店攤臺上懸掛著屠宰廠出具的生豬檢驗檢疫證明,數量只有一頭。但執法人員從肉品數量判斷,其數量不止一頭,排骨涉嫌私宰,便依法查封了涉嫌私宰的肉品,并教育經營者守法經營。
新城市場的經營戶萬萬沒料到,執法人員殺了個“回馬槍”。當天,執法人員巡查第一站是新城市場,但未發現可疑肉品。在行動結束前,執法人員再次來到新城市場。這一次,執法人員在場內兩個豬肉經營攤檔依法查獲了私宰肉。
執法人員現場教授了辨別私宰肉的方法,“看豬背脊肉的切邊,如果切邊出現階梯級紋路,則有私宰嫌疑。”此外,豬皮的印章模糊,沒有“梧州市興龍家畜定點屠宰廠”、“檢驗合格”等字樣,也涉嫌私宰。執法人員依法對涉嫌私宰肉進行沒收。
據悉,為防止未經檢驗檢疫的肉品流入市場,我市商務部門對私宰肉保持高壓的打擊態勢。為防止肉品票據造假,在豬肉出廠隨附的《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上,加蓋了“梧州市畜禽屠宰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票證專用章”。此外,商務部門鼓勵市民發現私宰窩點或銷售私宰肉時,撥打12312或0774-6021516進行舉報,舉報屬實將獲得獎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