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楊宗林) 近日,有熱心市民反映,隨著手機、網絡的普及,動筆寫信的人已經越來越少,梧州街頭的郵筒因而受到了冷落,這個多年來被視為鴻雁傳書的“感情驛站”如今少有人問津。市郵政局表示,為保證市民的通信自由和合法權益,街頭郵筒仍有存在的必要性,不會被撤銷。
????長期受冷落
????日前,市民岑老伯反映,位于東山沖口的中國郵政郵筒布滿灰塵。他經常留意該郵筒,發現郵筒使用率很低,有時候好幾天都無人前往投遞信件,雖然郵電人員每天按時開箱取信,但經常遇到“無信可取”的尷尬。
????記者走訪發現,隨著手機、網絡的普及,如今動筆寫信的人已經越來越少,梧州街頭的郵筒因而受到了冷落,這個多年來為大家鴻雁傳書的好幫手如今乏人問津。
????有市民提出,現在通訊形式多樣,打電話、發短信、使用微信和QQ等,既可圖文并茂,又可即時語音,豐富多彩且快速便捷,完全沒必要再寫信,郵筒幾乎成了街頭擺設,出于節約能源考慮,完全可以將其撤銷。
????不會被撤銷
????昨日,記者就市民提出的街頭郵筒存廢問題采訪了市郵政局。
????市郵政局相關人員介紹,《郵政普遍服務標準》規定,地級城市市區主要人口聚居區平均1公里~2公里服務半徑要有一個郵筒(箱)。雖然市民的日常信函量正在驟減,但商業類信函卻呈逐年上升趨勢,且現在每天仍能從街頭郵筒(箱)收回200封~300封信件,節日時還會更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和《廣西壯族自治區郵政條例》,為保障郵政普遍服務,維護郵政通信與信息安全,保證市民的通信自由和合法權益,街頭郵筒仍有存在的必要性,不會撤銷。
????據介紹,目前梧州市區內約有30個郵筒(箱),這些郵箱每天中午約11時和晚上約20時有工作人員前往開箱取信,且每個季度及節假日,郵政部門都會安排人員對其進行保潔維護,為市民營造一個優良的信件用郵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