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梁穎 通訊員 于戈 實習生 董漪悅)近日,梧州市公安局紅樓派出所破獲了三起涉嫌販賣毒品案件,涉案人員中不少還是在校中學生。案件中,一些不法分子通過網上組建QQ群、微信等方式,在未成年人中間散布販賣毒品信息,甚至教唆、引誘未成年人販毒、吸毒。
3月8日晚上10時許,紅樓派出所民警在梧州市中山路步行街口附近,將正在進行毒品交易的戚某和“頭馬”(綽號)抓獲。警方初步調查發(fā)現,戚某剛滿20歲,綽號“大叔”,“頭馬”是一名只有15歲的在校初中生。當天傍晚,“大叔”在桂江二橋附近溜達的時候,接到“頭馬”打來的電話,稱有人要買K粉。于是,“大叔”便去到某中學附近與“頭馬”會合,然后一起到中山路附近進行毒品交易。
民警通過天網調查發(fā)現,早在當天上午,兩人便在阜民路附近進行過毒品交易。而就在三天前的3月5日,紅樓派出所民警也在中山公園門前破獲一起販賣毒品案,涉案人員也是一名只有19歲的高中在校學生。三起涉嫌販毒案件均涉及未成年人或在校中學生,這引起了公安部門的重視。
經過深入調查,民警發(fā)現“頭馬”在販毒網絡中擔任“中介”角色,專門在同齡人間尋找客源。而“大叔”在得到“頭馬”“有人要貨”的信息后,便負責販賣。辦案民警還發(fā)現,“頭馬”和一些未成年人及在校中學生在網上組建了一個“k家族”QQ群,成員大約有十多名,全部起了以K開頭的網名。在網上,毒品K粉簡稱“K”,而毒品冰毒被稱為“豬”。利用這些暗號,他們在QQ群里、微信里公然談論、販賣毒品。通過“頭馬”的手機,民警登陸其QQ發(fā)現了一些不法分子教唆他“先免費請別人吸,以便擴大客源”的聊天記錄。
目前,紅樓派出所已經對戚某依法實行刑事拘留,對于其他涉案的在校中學生實行取保候審。案件還在進一步調查和深挖中。
辦案民警表示,一些社會不法分子利用在校中學生、未成年人散布毒品、販賣毒品的現象,值得引起各方的關注。警方在加強對涉毒犯罪進行打擊的同時,也呼吁政法部門、家庭、學校等各方應該進一步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和行為引導,避免他們受到社會不法分子的引誘,陷入毒品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