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梁燕如 通訊員 胡亮)3月14日,梧州市工商局舉行紀念“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座談會。會上,食品安全管理、消毒餐具質量、食鹽價格波動等成為與會人員熱議的話題。
????“無公害”標簽隨意貼
????“我們巡查發現,市區一些超市部分貼著‘無公害’產品的來源渠道不明。”市水產畜牧局代表發言說,當下,食品安全受到市民群眾的極大關注,市面在售的“無公害”產品廣受歡迎,但部分超市、賣場在售的“無公害雞蛋”、“無公害魚”等產品的索證索票工作不到位,容易導致“偽無公害”產品混入市場。
????該發言代表建議,職能部門加強對“有機食品”、“無公害食品”的宣傳教育,防止商品亂貼標簽,誤導消費者。加強對賣場“無公害”商品索票索證工作的監管。職能部門可聯合開展專項整治,打擊危害市民餐桌安全的不法行為。
????餐具消毒監管滯后
????“消毒餐具還殘留水漬”、“密封的消毒餐具內有小蟲”……一直以來,消毒餐具的消毒質量廣受市民關注。座談會上,市消協負責人表示,消毒餐具的消毒質量應引起相關職能部門重視。
????對此,市衛生局代表在會上發言表示,2009年以前,消毒企業處于監管真空期,2010年起,根據上級文件要求,衛生部門正式接管消毒企業。近幾年,衛生部門通過加大對消毒企業的監管,指導消毒企業進行整改,取得一定成效。
????但消毒企業經營門檻低,相關監管法規存在滯后性,且存在多頭監管現象,衛生部門只負責消毒企業的日常監管工作,無權對消毒企業的選址布局、消毒工藝流程等提前介入指導。針對目前的“監管短板”,衛生部門已向上級部門反映。
????擅自提高食鹽價格
????物價也成為昨日座談會的討論焦點。
????近來,物價部門接到群眾反映,市面上部分品種的食鹽售價異常。家住工廠二路的某女士發現,部分注明建議零售價是1.3元的食鹽,商家將售價提高至2.5元。針對這一現象,有糧油經營者表示,目前,我市食鹽改由中間批發商配送,流通環節增多了,售價層層加碼,零售商只有提價才能“不虧本”。
????市物價局代表發言稱,物價部門已注意到食鹽價格的異常波動,已經向食鹽經營店鋪下發《關于食鹽零售價格的提醒告誡函》,提醒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提價。物價局相關負責人在會后也表示,物價部門會繼續跟進了解食鹽價格異常波動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