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 (記者 梁燕如 實習生 吳祉婧) 近日,記者走訪我市餐飲市場發現,部分餐飲單位已悄然取消最低消費。對此,市飲食業商會表示,在節儉風影響下,取消最低消費的做法,有利于餐飲單位定位更大眾化,定價更為合理。
????“按廂房大小,茶市180元至280元,飯市280元至380元”這是我市中山路某連鎖餐廳設置的最低消費,而這樣的做法,已經是行業慣例。采訪中,不少經營者表示,成本的投入、調節供求等因素,都是餐飲企業設置最低消費的原因。
????其實,對于餐飲單位設置最低消費的爭議早已有之,但作為行業慣例或“潛規則”,大部分的消費者也已經“被”接受。
????但也有消費者不這么認為,覺得最低消費是“霸王條款”。市民劉小姐和朋友逛街時,在潘塘公園附近一家茶座歇腳,卻被告知每張桌子設最低消費100元。無奈,為達到最低消費額度,劉小姐點了部分餐點。最后,餐點沒有吃完,只有打包走。在不少市民看來,最低消費或會增加心理負擔,就餐時會不自覺多點食物。
????盡管如此,但記者走訪發現,在全國節儉風氣的影響下,市內部分飯館酒樓已打破了這一行業慣例。
????在蝶山二路某海鮮大酒樓,記者向該酒樓營銷經理鐘先生了解到,在非節假日和不影響酒樓正常運營的情況下,該大酒樓的包廂取消了最低消費。此外,記者致電位于奧奇麗路、西堤三路、新興二路數家酒樓咨詢了解到,包廂已經不設最低消費。
????對此,市飲食業商會負責人表示,目前,全國倡導厲行節約,部分餐飲企業經營業績下滑。為應對“節約風”,飲食業商會已探討轉變經營理念。該負責人分析認為,我市各類餐飲企業日后的消費定位會更大眾、更理性。
????而廣西東中律師事務所黃奕登律師也表示,最低消費應建立在買賣雙方誠信的基礎上,商家要履行告知責任,消費者根據可承受范圍自行選擇。且最低消費作為商家單方面的格式條款,不利于維護買賣雙方的地位對等,餐飲企業可考慮取消這一經營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