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幫助轄區內的殘疾人和低收入困難戶就業,梧州市萬秀區城中街道黨工委聯合民主社區黨支部,于去年5月在四坊路成立了陽光手工工場,為困難群體提供來料加工服務,擴寬就業渠道,增加收入。
????然而,受市場經濟環境的影響,手工工場如今卻面臨貨源供給不穩定的問題,且由此引發了手工人員不穩定、計件單價偏低等連鎖反應。
????現狀:訂單來得斷斷續續
????3月14日上午,家住四坊后街的市民梁阿姨早早來到陽光手工工場??吹焦鰞榷逊帕艘淮芰弦聤A,梁阿姨知道,今天自己有活干了?!拔襾磉@看了好多回,總算等到了這次來貨加工?!?/p>
????工場管理員梁振光說,由于大部分工廠春節休假,且受經濟大環境以及出口訂單量減少的影響,現在工場來料加工的貨源不穩定,要找到長期供應貨源的廠家不容易,因此即使加班加點也要將貨趕出來,以留住供貨商。
????貨源不穩定也導致了手工人員的不穩定,“訂單來得斷斷續續,有的人看工場一時沒活干,就另找其他工作了。要是剛好工場來訂單,我一時也找不足人手干活?!?/p>
????此外,手工計件單價偏低,也造成了人員流動較為頻繁。據了解,陽光手工工場也為居民提供手工刺繡、檔案袋、手工貼紙、手工串珠及各類衣夾等工藝半成品加工,但在實際工作中,由于相當一部分困難群體是殘疾人或老年人,無法勝任難度較大的手工加工活,只能從事簡單的衣夾組裝、裝排等手工活,而這類手工加工的計件單價卻很低。
????出路:借鑒經驗擴充貨源
????相比陽光手工工場,于2009年成立的梧州市殘疾人陽光家園(以下簡稱“陽光家園”)的貨源情況,則相對穩定不少。
????陽光家園的前身,是市殘聯依托梧州日新塑料實業有限公司成立的市殘疾人庇護工場,主要面向市區范圍內的智力、肢體殘疾人,工場按照每個殘疾職工的能力安排他們從事塑料衣架、衣夾等產品分類整理、堆疊、裝排等各種力所能及的工作,每名職工每月所得的工資約為200到300元不等,基本能滿足自身的生活費用。同時,陽光家園的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視,財政部門每年從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中下撥???,為殘疾員工發放交通費用補貼。
????市殘聯勞動就業指導中心主任楊霓表示,盡管受市場影響,陽光家園偶爾也會遭遇工作短缺的情況,但由于獲得市內企業及政府的支持,在此工作的殘疾人收入仍比較穩定。
????因此,對于陽光工場的處境,她建議,重要的是擴充貨源,“除呼吁政府建立政策扶持以及愛心企業提供幫助外,還可發揮社區居民的積極性,多開辟貨源訂單的渠道?!?/p>
????同樣屬于手工項目的蝶山區工會“巧手女工”創業培訓基地,則為陽光工場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關鍵在于提供適銷對路的貨品。
????創業培訓基地于去年掛牌成立,主要以絲網花制作為主要培訓方向,為蝶山區轄區的困難職工、困難農民工、計生困難對象免費提供材料及制作場地。蝶山區總工會主席郭秀英告訴記者,培訓基地由自治區總工會負責提供貨源,手工人員所制作出來的作品,由蝶山區總工會統一回收,面向社會及單位團體銷售,絲網花的市場前景不錯,有插花、胸花、發飾、工藝筆等品種,手工精致的胸花,單價能達到2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