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振權,藤縣塘步鎮(zhèn)赤水大元村的一位農(nóng)民。他像所有普通農(nóng)民一樣,勤勞、樸實、善良,靠著家里的一畝三分地,總算能自給自足,閑時也會去打點零工,日子雖不富裕,但也溫飽,對于一個農(nóng)村家庭來說足矣。剩下的,也不過是盼望著兒女們成家立業(yè),享受天倫之樂。
????涂振權有兩雙兒女,剛好湊成兩個“好”字,尤其小兒子涂建波,是一個特別活潑開朗、有人緣的孩子,無論是小孩還是老人都跟他合得來,經(jīng)常有說有笑的。今年他21歲了,年初剛成了家,也已為人父,家里都還洋溢著歡喜的氣氛。
????然而,厄運卻突如其來,涂振權措手不及……
????生命的延續(xù):無償捐獻兒子器官
????1月30日深夜,涂建波在駕駛摩托車回家的路上發(fā)生意外,撞上了路邊的水泥圍欄。傷情嚴重的他被送往蒼梧縣人民醫(yī)院進行搶救,經(jīng)過一夜的搶救,最終還是傳來了“救不了”的噩耗,堅持治療了兩天,涂建波還是“走了”,進入腦死亡狀態(tài)。
????涂振權雙眼哭紅了:“明明是好端端的一個人,突然說沒有就沒有了,心像突然被挖空了一塊,怎么也無法接受。”中年喪子之痛,心如刀割,肝腸寸斷。
????這時,醫(yī)院的醫(yī)生向涂振權及家人說起一個他們從未聽說過的事情:捐獻器官,把涂建波身體里有用的內(nèi)臟摘取出來,捐獻給那些器官衰竭等待進行器官移植的病患。
????涂振權還沒從悲傷中緩過神來,村里來的親戚朋友已經(jīng)開始議論紛紛,“這樣做并不妥,還得按照村里的風俗,讓孩子早日入土為安。”
????涂振權也曾猶豫,不知道如果真做了捐獻器官的決定,是否對得起兒子。但當了解到,兒子身體的一部分在別人身上重生,也是兒子生命的一種延續(xù)時,涂振權和家人都堅定地簽下了捐獻書。
????即使發(fā)生了不幸,這個質(zhì)樸的農(nóng)民也沒有怨天尤人。他說,人有旦夕禍福,讓他無法承受的,只是兒子什么都沒有留下就這樣匆匆地離去。涂振權的淚水涌上來在眼眶中打轉(zhuǎn),“如果我埋葬了我的孩子,他只能在墓穴中化為塵土,那我還剩下什么?”他并不希望兒子生命最后的歸宿是一堆黃土。
????涂振權的決定,讓他看到了回報。兒子的兩個腎臟和一個肝臟被送往廣州、南寧,分別挽救了三名福建、江蘇和廣東籍的病人,而且三名病患都已經(jīng)康復出院。涂振權通過視頻通話,見到了兒子肝臟的受益者,一個有著兩個女兒的母親,這位母親的康復讓他們一家人感到幸福;涂振權還得知,兒子的一個腎臟拯救了一個17歲花季少女的生命,現(xiàn)在這名少女已經(jīng)回到學校準備高考。就這樣,涂振權在遠方多了一家親戚,多了一個女兒,“他們會代替兒子,好好地生活下去”。
????愛的延續(xù):成為器官捐獻志愿者一員
????因為失去了兒子,涂振權對于那些因為疾病而遭遇不幸的家庭更能感同身受,也因為做出了捐獻兒子器官的決定,得到了來自受益者真誠的感謝,讓涂振權更加清楚器官捐獻的愛心事業(yè),對于那些在病痛中苦苦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來說是多么的重要。
????雖然很多村民都不能理解涂振權的決定,但他并沒有灰心,他說“萬事開頭難,村里人要徹底改變傳統(tǒng)觀念,接受器官捐獻總有一個過程,只是我比他們先經(jīng)歷了一些苦難,從而真切地看到了它的意義。總有一天器官捐獻也會像獻血一樣,得到更多人的理解。”
????“人死不能復生,如果死后還能救人一命,比埋進黃土里更有意義。”涂振權覺得,也許在村民里總是要有一個人在器官捐獻的愛心事業(yè)中作出表率,既然他已經(jīng)捐獻了兒子的器官,他也萌生了成為器官捐獻志愿者的念頭,他的想法也得到了兩個女兒的支持和理解。
????今年3月,涂振權與兩個女兒一起來到市紅十字會組織的器官捐獻宣傳活動,簽下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自愿書》,正式加入器官捐獻志愿者的隊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