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 (記者 趙洋) 連日來,我市各個鄉鎮陸續開始春耕備耕工作。3月23日,記者在夏郢鎮采訪中了解到,不少村民希望可以實現農機連片耕作,降低種植成本。
????3月23日中午,在夏郢鎮答涓村的田地里,26歲的農戶張鴻沛一邊拋秧,一邊對記者說:“現在市場大米收購價為2.7元/公斤~2.8元/公斤,這個價格有點低。”
????張鴻沛算了一筆賬,種一畝水稻成本約1000元,買了之后再加上相關補貼,種植水稻每畝的純收入為460多元。算過賬后,張鴻沛認為糧價低,但地還是得種。他說:“種糧能解決家人一年的口糧問題,田地拋荒的話也太可惜。”
????現在張鴻沛最大的煩惱是:如果一年種兩造水稻,自己就沒時間外出務工賺錢了。他曾打算把家里的六分田地流轉出去,但水稻價格低,其他農戶承包的積極性也不高。
????與答涓村不同,在距離夏郢鎮14公里的思安村,農戶種糧的積極性稍高。今年春季,思安村、思委村、平安村、北勝村將連片種植2000多畝“思委米”。因當地的“思委米”銷路不愁,收購價高達4.2元/公斤。
????記者觀察發現,思安村與答涓村一樣:梯田溝溝坎坎,高低不一,農田的寬度、彎度、路面的平整度都不利于大型農業機械的安全行走。各家農戶則是“自掃門前雪”:使用自家小型耕地機翻地,然后各自拋秧播種。
????村支書蒙式康表達了與張鴻沛同樣的煩惱,他搖著頭說:“大型機械難以大顯身手,大部分農民種田還得面朝黃土背朝天,這不利于解放農村生產力。”
????“現在農村基本上都實現了村村通公路,不過農機畝畝通還需要政府的重視和支持。”蒙式康說,“要實現大型農機連片耕作,前提條件就是連片平整土地,讓農機順利地下到每畝田地里。希望引起政府部門的重視這一現象。”
????蒙式康也建議,為了方便農機操作,政府也要加強對作物種植的有效規劃和引導,盡可能實現糧食和經濟作物種植地塊的連片成方,以方便推廣大型農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