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受銀行卡普及和“以卡代折”漸成趨勢的影響,我市一些銀行因此停辦存折業務。一些老年人前往銀行營業網點辦理存折業務時,遭到銀行工作人員的婉拒(據3月10日《西江都市報》)。此消息一出,再次引起了人們對銀行的詬病。管錢的銀行,又和錢較上了勁,而損害的卻是百姓的利益。
????不可否認,電子化程度的日益提升,存折向卡過渡,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但一刀切地拒絕辦理存折業務,于情于理,說不過去。據國務院發布的《儲蓄管理條例》明確規定,儲蓄機構辦理儲蓄業務,必須遵循存款自愿原則。存折和銀行卡都是一種存款憑證,客戶有自由選擇權,銀行不應單方面限制客戶的這種權利。
????作為儲戶存取款的憑證,存折具有一目了然、操作簡便、支取靈活等優點,深受消費者喜愛。目前,許多企事業單位給員工發放工資、退休人員領取退休金和養老金等仍在使用存折。在廣大農村地區,絕大多數農戶還是主要通過存折來滿足基本的金融服務。可以說,存折有著相當深厚的市場基礎。
????而銀行為何要逆其道而行之?說白了,就是為了賺取更多的錢。
????銀行停辦存折業務,主要目的是將存折客戶發展成銀行卡客戶,從而擴大銀行卡業務規模。從利潤貢獻度來看,存折業務主要在柜臺辦理,銀行的服務成本相對較高,且無法收取服務費。而銀行卡可以帶來年費、跨行轉賬費、掛失費、補卡費、換卡費、短信通知費、異地網上轉賬手續費等多項收入。因此,很多唯利是圖的商業銀行,想盡辦法甩開存折這個燙手山芋。
????事實上,為將收益最大化,收費不手軟的銀行,早已被人們吐槽了千百遍。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我國銀行服務收費項目高達800多種。五花八門的收費項目和標準,令廣大消費者一頭霧水。而銀行方面,卻以“吐吧吐吧不是罪”的態度,依然我行我素。
????作為服務性機構,商業銀行靠提供服務來實現利潤,客戶的需求就是服務的方向。取消存折業務,固然有助于推動業務結構優化,但金融的普惠服務原則也應堅守。眼里只有錢的銀行,有一萬個不應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