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近日,有讀者反映,綠色環保的出行方式,踐行起來卻遭遇一些不如意,如非機動車道長期被小車占用,城市綠道不完善……騎自行車者需繞到機動車道去,與機動車并排行駛,往往是險象橫生。騎行愛好者呼吁:完善城市綠色慢行休閑系統,將道路整治與綠化景觀建設有機結合,讓城市慢下來。
????梧州日報記者 莫小洪
????當下,不少人熱衷“兩個輪子”進階“四個輪子”,追求私家車代步的舒適生活,但是,也有那么一群人,堅持“兩個輪子”的騎行生活方式。但是,綠色環保的出行方式,踐行起來卻遭遇一些不如意,如非機動車道長期被占用,城市綠道不完善……“騎士”們希望城市規劃更人性化、合理化,引導更多人踐行綠色出行,健康生活。
????習慣騎單車出行的市民陳女士反映,在市區許多路段,不少汽車停在非機動車道上,致使電動車、自行車時常面臨無路可走的困境。
????隨著城市區域的擴張和城市經濟的發展,城市機動車保有量連年增加,為了緩解停車難問題,我市在部分路段都劃出黃線作為臨時停車位。然而,即便如此,仍然難以滿足市民停車需求,不少車主冒險把非機動車道當成是停車位,一則自己面臨違規亂停被罰款的可能,另一方面也侵占了“兩個輪子”市民的權益。
????記者走訪新興二路、三路等路段,非機動車道“被占用”情況確實存在,黃線劃分出來的臨時停車位絕大部時間都停滿車輛,部分小車找不到停車位,冒險停放在非機動車道上。本來足夠寬度的非機動車道,被“強占”一個車位寬度后,道路變得擁擠。不少騎自行車的人小心通行,如果遇上逆行者或者會車,還需要減速避讓。非機動車道有路卻不暢通,迫使騎自行車者選擇向機動車“借道”。家住怡景市場一帶的市民呂藝,上班路線是從怡景市場到兩廣市場。在她看來,“路況凌亂,從怡景出發,到步埠路、寶石城,基本沒有非機動車車道,走到新興二路有非機動車道的地方,基本停滿車,騎單車或步行‘借道’機動車道是無奈之舉。”
????非機動車道被用作停車位,還要充當卸貨區功能。在新興二路居住的市民小吳反映,在京梧市場路段,不少臨街商鋪經營鋼管、鋼鐵、水管等,這些商鋪裝卸貨時,因為汽車無法駛進人行道,非機動車道就成為最佳的卸貨場地,“根本難以暢通行走,經常是人讓車。”
????非機動車道有路不暢,也阻擋不了騎行愛好者的熱情。據了解,近年來,戶外騎行運動逐漸風行,我市的騎行愛好者數量劇增,據不完全統計,梧州市折疊自行車和越野自行車保有量4000多輛,經常參與戶外騎行的超過1000人,成員包括社會各個階層各個年齡段,騎行運動不僅年輕人熱衷,退休人群熱情不減,眾人身體力行健康出行的生活方式。
????天行戶外騎行團體成員“雄騎行”就是一位騎行愛好者,人稱雄哥的他,出入都是專業騎行車,既環保又健身。說起城市騎行環境,雄哥深表遺憾,在海南島、廣東等地都規劃建設有城市綠道,專門提供給騎行者、行人進行有氧運動,而梧州還沒有一條真正的城市綠道,連基本的非機動車暢通都無法保障。
????“完善城市綠色慢行休閑系統,將道路整治與綠化景觀建設有機結合,讓城市慢下來,這也是建設宜居城市的一個舉措。”這是眾多騎行愛好者的心聲。
????建議
??? 改造道路保證自行車道
????自行車出行難,這在提倡綠色出行,減少碳排放的今天,實在是個令人頭痛的問題。筆者認為,如何對有條件的道路進行改造,保證自行車道的通暢是政府部門應該為市民考慮的事情。
????一方面,可以對一些有條件的人行道進行收窄。比如大學路金信大廈一側的人行道,有近10米寬,將一部分人行道用于自行車道,不但可以保證自行車的通行,還能拓寬機動車道,使桂江一橋的繁忙車流得到疏通。再比如潘塘的一些道路,馬路一邊被違章搭蓋占據,住建部門予以拆除之后,就可以為市民拓寬人行道,設置非機動車道了。
????另一方面,騎車者可以選擇一些騎行條件更好的道路。比如同樣是從新興一路騎往新興三路,新興一路的自行車道比較寬闊,綠蔭成行,是最方便舒適的。相比之下,走蝶山一、二路則比較“驚險”,由于沒有劃分專門的非機動車道,自行車與其他機動車并肩而行,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因此,騎車者自己選擇一條更合適的路線,既可以保證安全,也能讓騎行途中擁有一個好心情。(小荷)
????非機動車道設置禁停警示牌
????人行人道,車行車道,非機動車也有專用車道,這是公共交通的良好秩序。可是,有些對交通規則意識淡薄的人,偏把機動車或非機動車停放在非機動車道上,使自行車經過時無可奈何地繞出機動車道上走,不但影響交通秩序,還有交通事故隱患。而實際上有的非機動車道停放著各種車輛也沒人管理過問。建議有關部門加大宣傳和執罰力度,實行分區負責巡查,劃清非機動車道界線,設些“非機動車道禁停一切車輛”(指定有機動車停車線除外)的宣傳牌,對不遵守停車規則把車停放于非機動車道上的,要實行罰款或扣分,警醒人們重視搞好非機動車道的秩序。(李定國)
????非機動車道路口不能設臨時停車點
????隨著車輛越來越多,亂停亂放比較突出,才導致騎自行車的人繞到機動車道去。筆者建議,分兩體來整改非機動車道,也就是說寬與窄的非機動車道。對于原來比較寬的非機動車道,在現有的臨時停車點上,再適當增加一些臨時停車點,要把臨時停車點的界線重新畫清晰一點,畫醒目一些。對于窄的非機動車道,則要重新規劃好,合理布置,要選較寬的人行道來拓寬非機動車道。同時,非機動車道的路口,都不能設臨時停車點。(薜啟洪)
????盡快規劃建立體停車庫
????多年來,私家汽車逐漸增多,市區道路無法容納這么多車輛,所以,連自行車道都停滿了小車。唯一解決的辦法,就是政府要盡快規劃建立體車庫位,解決地皮稀缺,難找地方停車的尷尬。另一個暫時救急的辦法,就是在街道劃有黃線的停車位,一律在晚上9時之前,早晨7時后,小車不準停在黃線內,如違反者,扣分兼罰款。環保出行,減少空氣污染,就要給自行車一條生路和出路,就可以給自行車主一條安全的生命通道。(黎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