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2日,蒙山縣蒙山鎮洲南村的村民在拋秧插田。 今年開春后,由于天氣復雜多變,先旱后雨、氣溫起伏大,春耕春種受到較大影響,特別是早稻播種插秧,各地的進度差距比往年拉大。不過,由于良種和種植新技術廣泛推廣,全市早稻種植仍可保證不誤季節。 戴連升 龍中升 攝
????梧州日報訊(記者 黃金銘 通訊員 黎海強) 據市農業局統計,截至4月12日,全市完成春種農作物109.76萬畝,早稻插秧完成95.41萬畝,基本達到計劃播種面積,播種面積比去年同期略增。
????今年開春以來,我市天氣呈現先干旱后雨水豐足、氣溫起伏大的特點,春耕生產受影響較大,特別是局部地方先期播種的秧苗被凍傷爛死,需要補播甚至復播。不過,由于全市各地備耕工作開展較早,加上新技術廣泛推廣和機耕比例提高,春耕春種基本未誤農時。同時,各級農業部門成立春耕服務隊,及時做好指導和服務工作,重點推廣超級稻種植、“三免三避”技術、編織布無盤育秧、測土配方施肥等先進適用農業技術,提高科技入戶率,推動了春耕生產扎實開展。
????市農業局糧油科有關負責人說,今年春耕最大的亮點是超級稻逐漸成為早稻種植的主要品種。在全市播種的95.4萬畝早稻中,超級稻示范推廣53萬畝,占全年85萬畝計劃面積的62.3%,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6.4萬畝,為糧食增產奠定了基礎。同時,春玉米、黃豆、木薯、雜糧、蔬菜等其他作物生產,與去年同期相比也略有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