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梁穎 通訊員 楊向榮)4月27日清晨5時25分,蒼梧縣下廓街一棟8層高樓發生火災,所幸48名被困群眾得以安全獲救,火災未造成人員傷亡。4月28日,回憶起當時的情形,消防官兵和獲救群眾均表示,施救及時、自救科學是被困人員全部安全獲救的重要原因。
火災原因正展開調查
4月28日上午,記者在火災現場看到,被火燒過的大廈外墻烏黑一片。大廈一樓停車處的摩托車、助力車、電動車被燒得只剩骨架。記者走上二樓,隨處可見墻壁和天花板被熏黑。三樓靠近樓梯口的一個雜物房內,被燒焦的物品已經難以辨認其原來的面貌。四樓以上雖然未遭遇明火,但墻壁各處同樣被熏黑。
幾位消防官兵正舉著電筒,拿著本子開展起火原因調查工作。梧州市公安消防支隊蒼梧中隊指導員農喜杰說,這是一棟職工宿舍樓,一樓是停車處和商鋪,二樓是食堂,三樓以上住著四十多名群眾。火災發生時,大火從一樓、二樓向上蔓延,阻斷了樓上群眾往樓下逃生的通道,情況十分危急。
據了解,目前大廈內已經空無一人,疏散群眾已得到妥善安置。火災原因和財產損失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群眾科學逃生
“當時我還在熟睡中,突然聽到有人呼叫才驚醒。”住在四樓411房的小伙子鄧保衛說起當時的情形依然心有余悸。被吵醒后,鄧保衛聞到一陣濃烈的煙味,他從窗戶探出頭往外看,發現樓下一片火光。“不好,起火了,快跑。”鄧保衛下意識地拉開房門,欲往外逃生,但一陣嗆鼻的煙味和滾滾而來的熱氣讓他不得不退回房間內。
這時,隔壁鄰居也跑到了鄧保衛的房間里,他們一起將窗簾扯下,將窗簾一頭系著桌子,相互協助著小心翼翼地爬到窗戶外三樓的一處平臺處。
很快,消防官兵發現了他們,并引導他們從三樓的后樓梯安全逃生。
記者在發生火災的大廈外墻發現,一些樓層的窗戶外仍掛著群眾逃生時用窗簾和被子等臨時系成的逃生繩。消防官兵表示,被困群眾能夠臨危不亂,采取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自制臨時逃生繩逃生等科學方式,為自己贏得了生機。
消防官兵英勇施救
當天清晨接到報警后,梧州市公安消防支隊先后出動蒼梧、特勤、河東、長洲4個消防中隊共10輛消防車、53名消防官兵趕到現場處置。
蒼梧消防中隊官兵首先到達現場,得知有四十多名群眾被困,消防官兵們在用多路水槍撲滅明火的同時,派出小分隊沖入火場救人。此時,大火仍在燃燒,二樓至三樓的樓梯上煙霧彌漫,陣陣熱浪不斷朝著消防官兵們的身上、臉上襲來,前方能見度不足15厘米。消防戰士們手舉電筒,扶著墻壁艱難地前進著。
到達四樓,蒼梧中隊指導員農喜杰一腳踹開401的房門,發現了第一名被困群眾。隨后,消防官兵挨個房間搜索,大聲呼喊。最終,農喜杰帶領的第一小組官兵將四樓和五樓被困的共13名群眾沿著后樓梯安全疏散到地面。
此時,樓道仍有大量濃煙,考慮到六樓以上群眾直接疏散到樓下的危險較大。消防官兵沿著樓房逐層往上搜索,將六樓以上共26名群眾有序疏散至樓頂等待救援。
在樓頂,消防官兵發現人群中還有一名嬰兒,消防官兵立即將空氣呼吸器面罩給嬰兒戴上,保護其不受濃煙傷害。
隨后,特勤中隊增援力量也趕到了現場,并利用云梯車救出四樓一名被困群眾。緊接著,長洲、河東消防中隊官兵也趕到現場支援。
6時56分,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奮力撲救,火災被徹底撲滅。在此次火災中,消防官兵成功從火場中搶救被困群眾3人,疏散45人,未造成人員傷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