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區里一些樓齡比較長的宿舍樓,往往最容易出現排水渠堵塞的現象。?
????市政部門表示,提高市民責任意識,將污水橫流納入城鄉清潔考評或是解困之道
????近年來,“下水道堵塞”、“污水橫流”成為我市媒體曝光率極高的名詞,而上述現象頻繁出現在老舊居民樓中。社區、市政部門分析,除了舊時規劃跟不上現時生活需求,管道設施老化等客觀原因外,居民將排水渠當“排垃圾渠”,私自安裝排水渠直排污物,居民、商家“各掃門前雪”等因素,也導致了堵塞問題的出現。
????然而,老舊居民樓大都沒有物業,房屋是否有維修經費也不清楚,根據“誰受益,誰負責”原則,社區協調居民集資疏通成為最常用的解決辦法。但社區集資,說易行難。
???
下沖小區多棟樓房前的明渠出現堵塞。
??? 新舊因素導致排污管堵塞
????近期,經過數個月的“談判”,南環路17號5、6樓之間排水管破損的責任方終于落實,至此,該樓房高層污水直排路面的現象才告結束。
????轄區的南中社區工作人員以為可以長吁一口氣,不料,南中路某房屋因下水道堵塞,再起清淤糾紛,南中社區相關負責人坦言,月均處理排水設施破損、下水道堵塞問題5起。
????同樣情況也出現在新興社區。今年初,新興一路27號~30號樓通向市政大渠的排污管道堵塞,污水溢滿地面,社區花近兩個月時間,向居民集資到了3000元清淤費,才將問題解決。從今年初至今,新興社區還修復了新興一路80號樓前的化糞池蓋板,疏通了新興一路勝隆里46號~48號的排水渠……“社區工作人員幾乎每天都得周旋在上述問題中?!毙屡d社區工作人員無奈表示。
????記者走訪發現,下水道常堵塞的樓房大多建設年代較早。市市政局公用事業管理科(以下簡稱管理科)負責人分析指出,隨著市區人口增多,老舊樓房的排水設施已跟不上現時生活要求。而排水設施達到一定使用年限后,出現老化、破損等都是導致上述樓房下水道堵塞的客觀因素。桂北社區負責人也坦言,很多工程隊不敢接老舊房屋下水道的清淤工作,“因為渠道走向已無從考究,清淤工作無從下手?!?/p>
????“市民不科學排污導致管道堵塞也是一大原因?!笔惺姓止芾砜曝撠熑吮硎?,在市政部門多次清淤工作中,被清出來的污物包括煤渣、油污、衣物等。新興社區負責人則表示,老舊樓房多用于出租,租戶責任意識不強,部分房屋更是用作食品加工小作坊,污物不加以分類就直排管道。
????此外,一些房屋未經批準擅自安裝排水渠也不利于管道暢通。市市政局管理科負責人表示,大中路68號某首層商鋪,擅自在鋪內加裝衛生間,衛生間排污渠未經職能部門審批私自接駁到市政大渠。因沒有加裝預沉設施,污物直排到渠內,造成管道堵塞,一下大雨,污水反灌。
????
排水渠堵塞,污水常年滲漏,致使居民出入的臺階也長滿青苔。
??? 居民集資清淤成常態
????下水道堵塞了怎么辦?市市政局管理科負責人表示,根據相關規定,位于市區主、次干道的市政大渠屬于市政部門管理范圍。為確保大渠暢通,市政部門每年安排了清淤計劃,大渠出現堵塞的幾率較小。市民日常反映較多的下水道堵塞,大多是民用排水渠,按照“誰受益,誰負責”原則,清淤責任在居民。
????該負責人表示,若市民發現渠道堵塞,無法明確責任主體,可致電12319,市政人員接報后,會及時上門勘察堵塞原因,并給出后續處理意見。若堵塞管道非市政管理范圍,有物業的小區由物業協調處理,無物業小區則由社區協調組織居民集資、或申請房屋維修費用處理。
????走訪中,記者了解到,老舊房屋大都屬于“房改房”和政府部門直管的公有住房(直管公房)。此類房屋有維修費用嗎?
????記者在市政局物業管理科(以下稱物管科)了解到,直管公房房屋設施出現破損,由市公房管理中心統一維修。“房改房”則有維修基金。
????記者在市住房制度改革委員會(以下稱市房改辦)了解到,單位公有住房賣給職工時,購房者按照2元/㎡的購房面積繳納維修基金,原產權單位則按售房總款的20%繳納維修基金。當“房改房”設施出現破損,業主可向原產權單位提出維修要求,原產權單位可到市房改辦申請使用維修基金利息。但有知情人士指出,申請使用維修基金程序繁瑣,且申請得到的資金數目較少,“市民怕麻煩,不愿走程序?!?/p>
????于是,居民集資清淤成為最常見的解決辦法,社區則負責協調居民集資。
????納入城鄉清潔考評成出路
????那到底有沒有“治療”老舊小區下水道堵塞良方?
????市市政局管理科負責人表示,受舊規劃制約, “處理下水道堵塞問題,只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隨著城市建設發展,這一被動局面將來或能扭轉。
????該負責人表示,目前我市正進行舊城區改造,對排水設施進行前瞻性規劃,改造后的排水管網適應長遠發展要求。針對市區林立的商品房,市政部門嚴格把關其排水資格,以避免城市排水管網及其附屬設施出現堵塞或者損壞。
????該負責人同時指出,居民愛護排水設施,不亂排雜物,或是降低水道堵塞頻率的最簡便方式。
????但居民素質參差不齊,渠道堵塞、污水橫流無可避免發生時,誰能給集資無門的社區伸出援手?或許社區定期得到的城鄉清潔費是一場“及時雨”。
????記者向河東、河西部分社區負責人了解到,上級部門會不定期下發城鄉清潔費,讓社區用于日常清理轄區衛生死角。然而,記者向河東某社區負責人了解到,該社區領到的城鄉清潔費用逐年減少,目前,一個季度只有1000元左右。社區得到的城鄉清潔費用偏少,在應對社區多發的污水橫流等問題時,無疑杯水車薪。
????對此,有市政部門人士指出,房屋業主提高主體責任意識,主動配合社區集資或能快速解決下水道堵塞問題。此外,將老舊樓房污水橫流現象納入城鄉清潔范圍,強化績效考評,或能引起重視。
????社區無奈陷入集資困境
????然而,社區集資解決下水道堵塞的情況并不容易。
????日前,記者隨下沖社區工作人員來到工廠二路三和里143號宿舍樓看到,宿舍樓后背地面溢滿污水,居民自發用木板蓋住了污水溢出的縫隙。據悉,從今年初開始,管道堵塞后,開始溢出污水。為解決這一問題,社區找來專業清淤人員設計維修方案,但多個維修隊伍不敢接下工程,“或是因為管道堵塞范圍太廣,費用難估算?!弊詈?,有清淤隊以3000元的費用接下工程。
????事情至此似乎告一段落,但社區人員逐門逐戶集資時,才發現新的問題層出不窮。
????據悉,該宿舍樓底層房屋是我市某部門物業,已閑置數年。該部門認為,房屋閑置,沒有義務繳納清淤份子錢。社區人員多次上門勸說,最后以“不交份子錢,就按照居民建議‘堵死房屋排水口’”才說服該部門支付216元清淤費。
????但問題又來了,該部門要求先收發票,再從網上轉賬,這又難倒了社區。下沖社區沒有專門賬戶,清淤人員只收現金。這一來,社區還得多方協調,清淤工作又耽擱了。
????“集資難”案例在社區解決下水道堵塞問題中不勝枚舉。南中社區為向居民集資修理南中路某房屋下水道,特地選擇晚上召集居民,“讓白天上班的居民也能來參加?!钡搅思Y當晚,社區工作人員等了一個多小時,“沒有一個居民來參加?!?/p>
????此外,老舊小區很多房屋用于出租,租戶將責任推給屋主。有些房屋已經出售,社區找不到現任業主。部分居民持著“堵塞不是我造成”的態度拒絕集資。更有部分居民是低收入群體,無法承擔數百上千的清淤費……上述原因導致下水道堵塞后,只能長時間“放任自流”。
????當居民意見紛紛時,人、財、物均受限的社區時只能求助媒體,他們認為,通過曝光的方式“或許能推動問題較快解決。”
??? 西江都市報記者 梁燕如 文/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