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志愿者上門探望獨居老人,并幫助按摩,對老人來說是最開心不過的事情。 西江都市報記者 梁燕如/攝
??? 西江都市報記者 梁燕如 見習記者 紀榮蘭 通訊員 陳燕玲
????5月25日,家住新興一路87號的87歲獨居老人曾亞窩家中迎來了一批“小客人”,來自梧州學院法律與公共管理系的大學生志愿者們,帶上自己買的禮物,和新興社區的工作人員一起上門探望社區里的獨居老人。
????老人家住在狹窄的小房間里,志愿者的到來讓這里頓時熱鬧起來。陪老人聊天,聽老人講講過去的故事,就像往常一樣,熱情的志愿者們給獨居老人帶來了更多的熱鬧和歡笑。當聽到老人說因為骨質疏松,背脊不時發痛后,一名女大學生好主動幫老人按摩。
????在新興一路83號70多歲獨居老人趙潔珍婆婆家中,志愿者的到來也同樣讓她開心不已。
????整個慰問活動持續近兩個小時,大學生的到來卻讓兩個獨居老人眉開眼笑,讓老人感受到來自社會的關愛,“其實,我們也想能夠去探望、慰問其他的獨居老人,畢竟他們也同樣需要我們的關愛。”活動中,一位志愿者說。
????活動結束后,兩名女大學生折返曾亞窩老人的家,問老人缺不缺電風扇,“夏天到了,想給老人買一臺風扇納涼。”“買風扇的錢誰出?”記者問。“我們自己湊錢。”一名女大學生如是說。
????采訪中記者發現,受活動經費等方面原因的影響,要給更多的老人送去物質慰問,對于大學生志愿者來說并不容易。
????據大學生志愿者黃錦玲表示,學校每年給大學生志愿者組織劃撥的活動經費是每個社區100元~150元,有限的活動經費使大學生開展慰問活動時捉襟見肘。又因為老人體質的特殊性,大學生在為老人選購合適的物品往往需要深思熟慮。此外,語言溝通障礙、老人不喜歡陌生人上門等問題也困擾著大學生開展活動。對此,多名大學生希望,社區給出指導意見推動活動順利開展,或提供兼職機會,解決活動經費短缺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新興社區負責人表示,大學生慰問活動在為獨居老人排憂解難方面起到積極作用,而社區都會在學生上門前,告知老人,幫助活動順利開展。該負責人同時表示,社區會留意愛心企業的兼職需求,幫助大學生憑自己能力賺取活動經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