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梁燕如 通訊員 李子堅) 日前,梧州市商務局依法查獲318公斤私宰肉,其中,一部分來自小區周邊的小型超市、肉菜店鋪。
????近日,記者在市商務局綜合執法稽查隊(以下稱稽查隊)了解到,在商務部門的日常巡查和聯合執法行動中,依法查獲私宰肉318公斤,目前已集中銷毀。該批私宰肉來自哪里?執法人員表示,有“老地方”,也有“新地點”。
????據悉,“老地方”是指錢鑒市場附近路段,該路段常年有流動攤販銷售未經檢驗檢疫合格的豬肉。為打擊不法攤販,商務執法人員從年初至今到錢鑒路一帶執法超過30次。但因違法成本低、攤販不配合調查等情況使執法行動的震懾作用不明顯。
????此外,執法人員發現,小區周邊的小型超市、肉菜店鋪成為私宰肉新的“藏身點”。日前,執法人員在迎賓路某小區門前的一個小超市內,發現待售肉品的豬肉皮上沒有屠宰廠專用的合格印章,商家也未能提供合法購貨票據。隨后,執法人員現場依法查扣了近30公斤私宰肉。該小超市負責人向執法人員訴苦說,之所以銷售來源不明的肉品,是因為屠宰廠批發的豬肉量大,“很難賣完。”
????記者走訪迎賓路、銀湖南路、新興一路等路段發現,在大型小區周邊都開設有兼營肉菜的小超市和小型肉菜店鋪。在國土局附近某小型肉菜鋪,記者詢問豬肉是否來自屠宰廠時,經營者稱是。在迎賓路某小型超市,商家在肉臺上標明豬肉是“屠場合格肉”。但記者發現,上述賣場的待售肉品大多已分割,市民難以從外觀上判斷是否為私宰肉。
????針對上述現象,稽查隊相關負責人提醒,經商務部門協調,小型肉菜商鋪可靈活向屠宰廠購進豬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