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上午,由于前些天剛下過雨,在岑溪大業鎮勝垌村山田組通往大獻村的山路上,路旁的排水溝填滿了泥巴,30多名村民正在平整路面、疏通排水溝,這群人當中,有人已滿頭銀絲,有人正值壯年,更有人帶著孫兒過來。
????50多歲的大獻村村民說,“這是我們要走的路,修好了大家出入方便。”而大獻村竹根組村民韋樹燦說,從小時候起,一放假他就會跟著家人一起來修路。
????實際上,修路這件事,有些村民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廿載修路不言累
????勝垌村山田組至大獻村的這條長約3公里的路,從1990年底的一條僅能通行摩托車、自行車的羊腸小道,逐漸被擴建成今天這條能夠讓后驅車、小貨車通行的三四米寬的路,對此,大獻村里的義務修路隊功不可沒。
????1990年年底,大獻村和相鄰的勝垌村村民商議著修建兩個村之間的機耕路,一來方便兩村之間的交流,二來也方便大獻村村民外出大業鎮,為此,村民們自發成立了義務修路隊。曾參加過修筑枝柳鐵路會戰的陳奕佳在大家的支持下,義不容辭地當上了修路隊的帶頭人。
????之后,這支修路隊的規模日益壯大,越來越多的農民意識到,只有路通了、好走了,才能發家致富,才能更好地享受國家給農民的優惠政策。不僅僅是大業鎮大獻村的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修路隊,就連梨木鎮云開村的村民也加入其中。
????在二十多年時間里,這支修路隊修通了勝垌村山田組經池塘組至梨木鎮河木村的全長約6公里的機耕道,還修通了勝垌村山田組至大獻村旺桂組和馬塘組至河一組、河二組、林垌組等大獻村里的相鄰自然村的機耕道。
????為修路讓出水田
????修路帶頭人可不好當,要負責籌集修路款,協調各方意見,還要應對修路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矛盾等,家人埋怨陳奕佳自找麻煩,但是他仍然堅持扛起了這個重擔。最后,在陳奕佳的組織之下,大獻村至勝垌村山田組的這條機耕路,包括一座石拱橋,僅用20多天的時間就修好了。
????1996年冬,修路隊打算修一條連通大獻村池塘組至旺桂組、馬塘組的機耕道,但由于這條機耕道需要占用村民的水田,陳奕佳只好把家里的兩分水田兌給這位村民,最終把這條機耕道給修好了。
????如今,陳奕佳已“退居二線”,兒子陳少勇義不容辭地接過父親的擔子,擔任修路隊的隊長。
????目前,山村里的很多村道都變成了水泥路,村民們的生活更加方便了。大獻村的村民們也盼望著,這條通往勝垌村山田組的山路能夠早日硬化,到時候,村里的經濟作物能更方便地運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