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 (記者 陳素雅) 昨日,本報對“梧州首例遺體捐獻者捐出眼角膜”消息的報道,引起眾多市民和眼病患者的關注。同時也有市民提出疑問,小光家屬為何會想到要捐獻遺體?遺體又將用在何處?
????與時間賽跑的遺體捐獻
????6月2日下午,一朵年輕的生命之花凋零,不到10歲的男孩小光(化名)走完了他短暫的人生。“小光是一名身患腦癱的孩子,生前他因這種無法治愈的疾病受盡折磨。如果把他的遺體捐獻出來,是否可以讓更多的醫生研究攻克這種疾病的方法,讓以后的小孩能夠戰勝這一病魔?”小光的家屬含淚表示,雖然小光的器官除眼角膜外超過摘取的規定時間無法捐贈,但仍希望小光的遺體能為后人的治愈帶來希望。
????“我們獲知消息的時候小光已經去世,是小光父母的大愛戰勝了時間。”梧州市紅十字會專職副會長黃超亮介紹,梧州本地的醫療機構暫時不具備接收遺體捐獻的條件,而遺體和眼角膜捐獻的黃金時間是在人死后的6至12個小時以內。為此,市紅十字會立即通過相關渠道進行了聯系。“廣西醫科大學同意并急需接受遺體,學校將馬上從南寧趕往蒙山。”得到確切答復后,黃超亮立即將這個消息告訴了小光的母親。此時,離小光去世不到6個小時。
????當天凌晨,小光成為梧州市遺體捐獻第一人,同時也為本地工人醫院留下了可供數人使用的眼角膜。
????梧州尚無接受遺體捐獻機構
????6月13日下午,記者從市工人醫院眼科了解到,小光捐獻眼角膜的消息經本報報道后,已至少有4名眼病患者前去醫院咨詢并預約手術。但因為小光的眼角膜只適應板層移植,所以目前仍未找到合適受體。
????對于捐獻的遺體的用途,黃超亮介紹,與器官捐贈后用于其他受體不同的是,遺體捐獻后更可能會被制作成標本用于醫學和疾病研究。“醫學教學、科學研究,都對遺體的需求很大,遺體是每位醫生成長必不可少的教學用具,但是這往往最為缺乏。”而最主要的是,目前,梧州市尚無具備接受遺體捐獻資格的醫療機構。
????雖然如此,但黃超亮也表示,本市凡是志愿捐獻遺體、器官的居民,可以撥打電話與市紅十字會(07743888712)聯系。本人或監護人,以及持委托書的其他自然人填寫《遺體捐獻登記表》即可完成手續。“特殊情況下,我們還可以上門辦理手續。”黃超亮介紹,市紅十字會將竭盡全力,讓更多的人加入到遺體和器官捐獻的行列中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