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搶險”的官兵演練在水庫管涌搶險點填筑防線。 李煜榮 攝
梧州日報訊(記者 黃金銘 陳曉雯) 6月19日,梧州市軍地防汛抗洪搶險綜合演練在進口再生資源加工園區舉行。演練項目貼近實戰而組織開展,以檢驗防汛防災措施的可行性,鍛煉隊伍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這次綜合演練設立指揮部,由市委書記劉志勇、市長朱學慶擔任總指揮長。市黨政軍領導梁開理、黎永益、竺坤松、嚴伯貴、陳澄波觀摩了綜合演練。
上午9時許,副市長、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指揮長嚴伯貴宣布演練開始。
演練場景模擬6月18日18時開始,流域范圍持續出現局部強降雨天氣,導致再生資源加工園區水庫水位急劇上漲,19日7時水庫開始排澇。由于強降雨還在持續,至9時水庫大壩外坡出現險情,直接威脅到50名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市防指揮部緊急舉行搶險會商,決定迅速集結武警消防官兵、民兵應急分隊、醫療救護人員、地質災害應急搶險隊、民政救災、應急通訊、供電等隊伍,分別負責水庫搶險、通訊應急、道路搶修、搭建救災安置房等工作。
“同意,按會商意見進行!”劉志勇一聲令下。由武警支隊、民兵應急分隊組成的搶險突擊隊,開進水庫出險區域進行緊急搶險。同時,國土部門組織技術人員對山體滑坡險段進行搶險救護,供電部門現場提供應急電力供應,消防支隊官兵攜帶生命探測儀器進行搜救,醫療救護人員開展被掩埋人員應急醫療救援,無線電管理處架設無線電應急平臺,交通部門進行道路搶修、架設321鋼橋,打通“生命通道”。當地政府組織受災群眾撤離至安全點,并與民政部門搭起臨時帳篷安置受災的群眾。市無線電管理處還把新型遙感監測手段應用到演練中,利用無人飛機執行航空取景、實時監控、地形勘探等任務,及時將受災現場的實時圖像資料傳送到指揮部,為防汛搶險決策提供參考。
此次軍地綜合演練用時約40分鐘,各項演練內容均按照預案順利實施,達到了預期效果。
劉志勇、朱學慶肯定了此次軍地綜合演練,并現場了解各部門的應急措施和方案、應急處置設備等。他們指出,梧州是洪水、地質災害的高發區,在主汛期里要時刻繃緊防汛抗洪搶險這根弦。舉行軍地綜合演練旨在增強防范意識,提高實戰能力,積累更多經驗,以備一旦出現險情能夠快速反應、有效處置,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劉志勇、朱學慶強調,全市各級各部門、人民子弟兵要按照“有災無災按有災準備,大災小災按大災防范”的指導思想,為防大汛、搶大險、抗大災做好充分準備。要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加強演練,增強防汛抗洪搶險應急處置能力,確保有抗洪搶險任務時拉得出、用得上、戰得勝,為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
工程機械通過應急搶險隊搭建的鋼橋進場救援。 李鴻榮 攝
醫務人員在臨時醫療點搶救“傷員”。李煜榮 攝
????會商·預警·響應
——梧州市軍地抗洪救災搶險綜合演練側記
????梧州日報記者 陳曉雯 黃金銘
????“水庫大壩外坡多處冒水,水庫左側山體出現滑坡險情,直接威脅到50名群眾的安全,進場道路也中斷了!”工作人員急促向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報告情況。
????6月19日上午9時許,梧州市軍地抗洪救災搶險綜合演練在梧州進口再生資源加工園區的水庫舉行。演練模擬水庫出現險情,需要多個部門開展水庫搶險、地災應急處置、道路搶修、轉移安置群眾、醫療救援、應急通信等綜合性搶險工作,以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應急出動
????接到險情報告后,市防汛指揮部迅速組織氣象、水文、水利、國土、交通、民政、衛生等部門,召開防汛緊急會會商,并將會商意見向市防汛指揮部總指揮長、市委書記劉志勇和市長朱學慶匯報。
????“同意,按會商意見進行!”劉志勇馬上做出批示。
????當即,市防汛指揮部迅速啟動防汛搶險應急響應,發布二級橙色防汛預警及二級地災預警,成立搶險現場指揮部并由副市長嚴伯貴擔任現場指揮長,水利、國土、水文等部門專家馬上著手制定搶險方案,梧州軍分區緊急調集應急搶險隊員160人奔赴搶險地點……
????由于水庫出現了管涌的險情,而且水庫水位較高,水利專家建議搶險重點放在外坡腳的出滲點區域,采用土工織物反濾蓋壓法方案進行處理。說干就干,只見搶險官兵分為兩組,一組負責裝填砂石袋,另一組把砂石袋快速搬運至水庫壩腳,并把排壘砂石做成土工織物反濾蓋壓層。
????同一時間,水庫左側山體出現滑坡險情,國土部門組織地質災害應急分隊趕赴預警區。對地質災害進行現場調查后,技術人員按照滑坡應急方案處置,用三色布覆蓋到滑坡體上方,以防止滑坡規模擴大。
????根據險情報告,山體滑坡險段可能掩埋有失蹤人員,由武警消防官兵組成的綜合應急救援隊攜帶生命探測儀和各種破拆、救援工具趕赴滑坡現場開展救援,醫療救護人員也趕往滑坡現場展開救援。在綜合應急救援隊的仔細搜救下,滑坡現場發現一人被埋。在救出該名被埋群眾后,醫護人員對其進行快速檢診,發現傷員左脛骨骨折、頭面部軟組織挫傷,生命體征平穩。醫護人員對傷員應急處理后接返臨時醫療點,并立即進行后續救治。
????無人機助陣
????一臺盤旋在演練現場上空的小型無人飛機,吸引了眾人的目光。這時,指揮部的電視屏幕出現了遠處救援現場的畫面——只要是無人飛機到達的地方,現場的地形、救援等情況均能實時傳送到指揮部。
????這時,無人飛機傳送的畫面定格在滑坡的山坡前,由于進場道路受暴雨沖刷,出現了寬5米,長8米,深1米的塌方,導致大型救災設備無法進入到受災現場,嚴重影響搶險的進度。于是,一支由交通部門技術骨干組成的應急搶險隊正攜帶裝備,在塌方點架設鋼橋。
????“橋長多少?架橋需要多少時間?通行能力如何?”劉志勇在指揮部向交通部門負責人問道。
????交通部門負責人介紹,現場架設的為321鋼橋,裝備運抵現場后60分鐘內可完成12米長雙排單層鋼橋的架設,可使救災搶險車輛順利通過。
????聽完介紹后,劉志勇說,相關部門要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和設備,加強演練,增強搶險應急能力,想方設法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控制險情
????又出現新的險情。
????工作人員報告,原來山體滑坡已產生整體滑動破壞,部分滑體已滑到坡腳,壓倒居民房屋,需要立即撤離坡腳群眾。
????蒼梧縣政府接到消息后,迅速派出工作人員,深入受威脅村莊,組織群眾緊急撤離。
????50名受災群眾在政府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跨過剛搭建起的鋼橋,有序地向安全地段撤離。在安全地帶,民政部門設置臨時救災安置點,以最快速度搭建起六頂臨時救災帳篷,安置受災群眾并分發救災物資。
????“帳篷防水嗎?搭建要多長時間?”朱學慶問道。
????“針對梧州夏季多雨天氣,我們購置的帳篷都是防水的,而且有窗戶等通風設施。搭建一頂帳篷需要20分鐘左右。”民政部門負責人回答道。朱學慶對此點頭表示肯定。
????約40分鐘后,搶險官兵在水庫管涌搶險點已填筑起一條長約100米、寬2米、高1米的防線,水庫管涌險情得到了初步控制。
????最后,水庫險情、地質災害等各種險情得到控制,各項搶險任務順利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