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記者 萬立平 通訊員 潘晉浩
????6月15日早上11點,忙了一個早上的梁煥珍拿著自備的血壓計、聽診器等醫療器材和理發工具,來到牛欄山上的休閑亭,為桂北社區的老人和低收入居民義務量血壓并理發。這樣的場景每個周末都會在牛欄山休閑亭看到。而這樣的“工作”,梁煥珍已經堅持了8年。由于她熱心為民,桂北社區的居民送了她一個親切的稱呼——“姑媽”。
????憑一技之長為街坊服務
????梁煥珍住在梧州市北環路北四巷二十三號,2002年從梧州市一建司醫務所退休,一年后被查出身患癌癥,2004年她進行了腫瘤切除手術。在治療期間,她對生活有了更深的體會。“做完手術休養期間,我就想,與其天天在家閑著,不如自己振作起來,憑借我的一技之長,在自己有生之年為社會和群眾做點好事。”梁煥珍說。
????2005年,距離梁煥珍做完手術還不到一年。由于手術的后遺癥,她的右手無法完全舉起。盡管如此,她仍自己出錢買來理發工具和血壓計、聽診器等醫療器材,開始定期在牛欄山休閑亭為轄區老人和低收入人群免費服務。對一些行走不便的老人,她還主動上門為老人們檢查身體、測量血壓。
????轄區內90多歲的吳老太去年中風癱瘓在床,而吳老太的兒女也已經60多歲,無法經常帶她去醫院檢查。得知這一情況后,梁煥珍就主動上門為吳老太檢查身體、測量血壓,并包攬了理發工作。經過梁煥珍一年多的精心照料,吳老太的身體慢慢好轉,現在已能在家人的攙扶下外出。
????梁煥珍對周邊的老年群眾很關心,經常留意老年人們的動態,以掌握他們的健康情況,發現問題她就及時協助處理。只要街坊鄰居有需要,她不僅上門了解情況,根據對方病情輕重情況作出是否需要到醫院就診的建議,有時還會陪同病人到醫院看病。
????2010年4月的一個晚上,正在與鄰居打麻將的陳老伯突然不能動彈,剛好出來散步的梁煥珍見狀馬上為他檢查身體,在判斷陳老伯是腦出血時,她馬上撥打120呼叫救護車,并采取了一系列急救措施。得知陳老伯身邊只有老伴一個人時,她便與自己丈夫跟隨救護車前往醫院陪護,直到晚上11點多陳老伯兒女趕到才離開。
????獨居老人黎鳳娥住在北環路北四巷20號,今年4月9日,梁煥珍發現她兩天沒有出門,便馬上打電話向桂北社區反映此情況,通過社區及時聯系到該老人的子女,使當時已經患病的老人及時住院治療。
????當黨員義工為社區奉獻
????除了義診、組織居民開展娛樂活動外,梁煥珍還經常用水泥砂石修補小區內凹凸不平的路面,還為居民張羅建設娛樂場地。
????在北環路北四巷山頂有一個供居民聊天、娛樂的涼棚,這是梁煥珍呼吁街坊鄰居集資搭建的。在搭建過程中,雖然她已經花錢請人搭建,但是她仍然幫著蓋水泥瓦、換橫梁,花了大半天時間才將涼棚蓋好。從此,這里成為周邊居民談天說地的好去處。偶爾,大家還會在這里開展文化娛樂活動,例如,居民唱紅歌演唱會、街坊茶話會等。此外,她還組織大家在這里學習和暢談十八大精神,收集群眾意見建議,把群眾的心聲及時反映到社區,使居民的繁難事得到解決。
????2009年,梁煥珍加入了桂北社區的“愛心驛站”,成為一名黨員義工。每當桂北社區舉行義工服務時,總能看見她忙里忙外。2012年4月份,在梧州市第二屆“社區和諧之星”評選中,她榮獲“社區和諧之星”提名獎。同年4月,她的家庭被評為梧州市“五好文明家庭”。她說,“在有生之年,我想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大家多做實事,為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出一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