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六堡茶因有好的品質,正逐漸被市場廣泛認識。
?? ?C【展望】 讓一片茶園富裕一方茶農
????六堡茶作為我市的支柱產業之一,六堡鎮作為六堡茶的原產地、核心產區,具有不可抹去的歷史地位和價值,六堡鎮的六堡茶產業的發展,折射出我市傳統工藝茶產業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瓶頸問題。如何把六堡鎮發展成名副其實的茶葉之鄉,如何進一步整合資源,破解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瓶頸問題,對做大做強六堡茶產業具有指引性意義。
????搭建銷售橋梁推動種茶富農
????2009年4月27日,中共梧州市委員會、梧州市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加快六堡茶產業化發展的決定》。決定指出,六堡茶產業化發展已具備良好基礎,各級黨委政府要提高加快六堡茶產業化發展的認識,把六堡茶產業化發展作為建設現代農業、推進農業產業化、促進農民增收的大事來抓,切實加強領導,統籌安排,扎實推進。
????原種六堡茶產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農民,最終目的也是促進農民增收。正視茶農重種輕管的現象,重視茶葉產品沒有穩定的銷售渠道而影響茶農經濟收益的問題,努力通過效益杠桿撬動茶農的生產積極性,是市委市政府正在思量的一盤棋。讓一片茶園富裕一方茶農,這才是茶農積極性的最根本的助燃劑。
????六堡鎮黨委書記覃水妹介紹,為了從根本上解除茶農的擔憂,必須破解茶葉銷售問題,將嘗試改進“企業+農戶”、“企業+基地+農戶”、“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把企業、合作社與茶農的發展捆綁在一起,企業要對茶農負有責任和義務,借助經濟利益的大手打造一批高素質的新型農民。
????覃水妹認為,企業、合作社既是茶葉銷售商,也是提高農民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力量,企業、合作社可以因地制宜地將沒有經過規范培訓且分散著的茶農組織起來,把先進經驗和理念,先進技術和方法傳授給茶農,實現開發農民、鍛造農民,全面提升農民的整體生存發展能力?!安柁r生產出來的產品優劣,企業負有責任,并且需要簽訂協議回收,不能還停留在茶品達不到要求就拒收的階段?!毕到y構建茶農和企業、合作社之間的有效協作力,促使六堡茶原產地的茶產業走上良性的生產、運銷模式。
????“基地、合作社不能簡單的掛個牌子就完事,更需要承擔茶葉品質的監控。”鄒桂榮介紹,目前,六堡茶產業需要兩條腿同時走路,現代工藝和傳統工藝齊頭并進,走出一個各具特色的道路。此外,蒼梧縣農業局正在籌備成立六堡茶合作社總社,把各個六堡茶合作社有組織地團結起來,通過制定傳統工藝六堡茶的種植、加工標準,讓傳統工藝六堡茶在市場上不被邊緣化。
????打造原產地六堡茶精品
????“產區”概念最早來自于法國波爾多,是世界優質葡萄酒的最大產區。波爾多產區以一種概念化的模式升華了人們對其葡萄酒品質的認識,使得波爾多葡萄酒馳名世界。同樣,作為茶葉產品競爭力的茶葉核心產區,在原料、氣候和工藝上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原產地保護、地理標志就是其重要的表現形式之一,這種認知被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士認可。
????六堡鎮作為六堡茶的原產地,種植制作六堡茶歷史久遠。清同治版《蒼梧縣志》記載:“茶產多賢鄉六堡,味厚隔宿而不變,茶色香味俱佳”?!稄V西特產志略》(1937年)載:“在蒼梧之最大出品,且為特產者,首推六堡茶?!薄稄V西通志》載:“六堡茶在蒼梧,茶葉出產之盛,以多賢鄉之六堡及五堡為最,六堡尤為著名,暢銷于穗、佛、港、澳等埠?!?/p>
????高山云霧出名茶,六堡鎮地形呈盆地狀,丘陵廣布,河谷縱橫,高溫多雨,由于特定的地理環境,獨特的水土和耕作條件及生產管理,造就了六堡茶這一獨特的地方品種。正是由于六堡鎮獨具“品種、地域、工藝”三個相互關聯,相互依賴、缺一不可的條件,在廣西乃至全國眾多六堡茶或黑茶系列中一枝獨秀,飲譽海內外。
????作為原產地和核心產區,六堡鎮的六堡茶品質有其獨特優勢,但是在市場中卻難占優勢,六堡鎮的廣大茶農沒有因為六堡茶產業的日益繁榮而真正得益,種植六堡茶沒能成為當地村民的致富之路。有識之士提出,這是多年來產業發展中六堡茶原產地和核心產區被弱化的后果。
????龍井茶有“西湖龍井”,大閘蟹有“陽澄湖大閘蟹”,原產地、核心產區的優勢,讓產品在不僅實現市場認可度,還在經濟效益上得到體現。鄒桂榮表示,日后,在條件成熟之時,傳統工藝六堡茶將會效仿西湖龍井、陽澄湖大閘蟹等類似的做法,標注茶葉的產地,提升六堡鎮作為六堡茶原產地、核心產區的識別度來提高市場影響力。
????六堡茶的原產地茶品的特有品質讓懂茶、愛茶人士追捧,市場效應良好,由此可見,同一種茶葉在不同產區種植生產會附加有不同的價值。在升龍秀灣經營茶葉的李先生早在上世紀九十年年代就接觸六堡茶,他建議,作為六堡茶的原產地,六堡鎮的茶葉可以申報集體商標,每個村都生產自己特色的六堡茶,如黑石六堡茶、塘坪六堡茶、四柳六堡茶、不倚六堡茶等,通過統一回收,統一加工,再打上自己鮮明的原產地地理標志認證,讓茶葉享受到原產地待遇,通過集體模式、企業化運作走上新型的茶業發展道路,借此實現一片茶園富裕一方茶人,茶農自己做主人,捍衛茶農利益。
????提升傳統六堡茶的文化附加值
????時下走進六堡鎮,外墻和屋檐裝飾風格統一的房屋整齊排列,街道整齊干凈,別具民族特色的木窗格和路燈點綴其中,充滿六堡茶文化元素的配套裝飾隨處可見,呈現出一個風景怡然、文化氛圍濃郁的生態家園。
????2012年以來,為切實引導茶農做深、做活六堡茶文化這篇大文章、提升六堡茶產業層次,六堡鎮開展生態(農業)名鎮建設,進行房屋外立面改造、配套設施建設和鎮區街道的亮化、綠化等項目建設,使鎮容鎮貌煥然一新,文化、體育、衛生等公共設施更加完善,人居環境和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
????鄒桂榮介紹,茶文化的核心不僅是種茶、制茶、品茶,隨著茶文化事業綜合利用開發的進展,有愈來愈多的行業參與茶文化活動,茶文化除了直接對茶產業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外,還能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如旅游業等等。“文化搭臺,經濟唱戲,”在經濟發展中的獨特作用會越來越明顯。
????日前,在六堡鎮的部分茶園,已經在探索“文化賣茶”的路子,立足獨特的生態資源優勢,結合多年的種茶歷史和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打造觀光茶園旅游精品項目。向游客提供“觀茶園、看工藝、做茶葉、品茶葉、賞茶藝、購茶葉”的一條龍服務,實現采茶、制茶、賣茶同文化、旅游“聯姻”。文化賣茶,讓茶葉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茶葉品質上,還可以通過游客吃、住、行、游、購、娛的多方面拓展,增加茶葉附加值,帶動茶農的經濟收入。
????過去的私人制茶時代,多屬于家族形態的經營。茶是祖傳累積下來的,都是屬于“做新茶賣舊茶”的交易,已超脫時間的因素,六堡茶的品質在歲月的陳化中得到最好的呈現。黎堅斌認為:“六堡茶不缺市場,缺的是高品質的茶品”。傳統工藝六堡茶最難得的品質是越陳越佳,這恰恰也是它的軟肋。念好茶文化經,可以讓茶農的經濟收入不簡單依靠賣茶葉,也間接引導傳統工藝六堡茶得到一個時間上的緩沖期,形成一種茶葉不足五年不上市的“陳舊循環”,引導傳統工藝六堡茶以品質叫響市場的發展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