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記者 陳素雅
????見習記者 董宏偉
????實習生 吳家茵
????飆車是為了追求刺激
????年紀不大,頭發(fā)染黃,輟學多時,家境不富足,以助力車為代步工具——許多助力車飆車者身上都有著這些印記。
????當黑夜降臨,飆車者最喜歡大幅度轉彎,繞成“S型”的危險行車路線,部分車子還在漆黑的路上蹭出一路火花,而經(jīng)過改裝的車子則發(fā)出巨大的轟鳴聲。路人的側目、司機的厭煩,他們全然不放在眼中,目的只是追求刺激,排解青春的寂寞。
????這樣的“S黨”車手對于許多梧州市民來說都不陌生。夏日的深夜凌晨,當一輛輛經(jīng)過改裝的助力車以遠超于合理的速度在街道上呼嘯而過時,不少群眾氣憤不已,有的市民通過寫投訴信撥打媒體報料電話、在梧州零距離網(wǎng)站網(wǎng)絡問政板塊上發(fā)帖,甚至撥打110報警電話,強烈要求有關部門嚴加查處……
????據(jù)了解,“S黨”車手中很多人都來自一個特定的群體--初、高中畢業(yè)后未能繼續(xù)升學的富余勞動力。
????6月30日22時30分,市公安交警、特巡警支隊通過天網(wǎng)監(jiān)控視頻發(fā)現(xiàn),十幾名騎摩托車或者助力車的年輕人在富民堤后路梧州鹽業(yè)公司至市輕工技工學校路段聚集并準備飆車。警方迅速出警,并將當晚參與集體飆車活動的青年帶回交警大隊調查。
????事后,記者隨機咨詢了其中6名青年,他們中一個為23歲,一個為20歲,剩余4個分別為18歲、17歲、17歲和14歲,除了兩人在市西環(huán)路某娛樂場所工作外,其余都表示自己暫時無業(yè)。
????部分家長對孩子飆車保持沉默
????據(jù)了解,不少“S黨”的車都是家長為他們購買的,雖然,家長們的本意是讓助力車成為孩子的代步工具,但是對于孩子的飆車行為,一些家長并沒有反對。
????6月30日晚,準備飆車的“S黨”被帶回交警大隊,當晚,部分未成年的助力車手是在家長或監(jiān)護人的陪同下做完筆錄的。其中一名家長在兒子筆錄完成后,最關心的問題是:兒子會不會留下案底,被暫扣的改裝助力車什么時候才能拿回去?除此之外,他向記者表示自己兒子雖然輟學在家,但是家里從不給他多余的零花錢,因此堅信他沒有資本參與飆車賭博行為。
????“為什么允許這么小的孩子開車?有關注過孩子平常的行為嗎?如果車子送回家后還會允許他開車嗎?”對這些問題,這位家長沉默不作答。
????可能他不知道的是,2013年5月2日,曾經(jīng)也有一位后悔的家長陪同兒子曾在這里做過筆錄:其未滿14歲的兒子小才(化名)駕駛助力車撞倒老人后逃逸,致使老人顱腦受重傷不治身亡。由于年齡還小不具備承擔刑事責任的條件,最終由忙于謀生的家長承擔連帶民事賠償責任。
????車手對飆車不以為然
????對于飆車行為,不少“S黨”車手不以為然?!拔也皇秋j車,只是在晚上人少的時候比平常開快一點?!薄拔壹以谕?,那么遠,每天上下班搭公車怎么行?”“下班都半夜了,有時去吃個消夜兜兜風而已”。在接受警方訊問時,一些“S黨”都作了類似的辯解。
????為此,記者也在7月之后的連續(xù)兩周深夜,在市區(qū)各條路上蹲守。凌晨是改裝助力車在路上最為肆虐的時段,平均每分鐘至少有一輛呈“S型”路線的助力車在街頭駛過,但真正兩臺或多臺同時以競速爭先的方式到達目的地的車輛其實不多,反而是以助力車為媒,催生的深夜“聚會”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