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殘聯工作人員教秦玉珍使用電動殘疾車。萬立平/攝
8月9日,在被困家中一個多星期后,秦玉珍騎著市殘聯贈送的殘疾人專用電動車踏出了家門。“真的很感謝市殘聯將電動殘疾車贈送給我,這輛車就是我的‘腿’,有了它我就可以出去買菜、逛街了。”秦玉珍感激地說道。
三輪摩托車因違規被暫扣
8月5日,記者來到位于富民三路19號富祥社區3號樓秦玉珍的家里,看見她拿著兩張小凳子作為臨時行走的工具,艱難地在家里挪動著做家務。秦玉珍告訴記者,她因為小兒麻痹導致雙腿殘疾,而丈夫出生時就帶有殘疾,后來被鑒定為三級肢殘,夫妻二人平時都靠三輪摩托車出行。
7月30日,夫妻二人開著三輪摩托車前往西環路的原公安蝶山分局辦事,在途經原蝶山交警支隊時,被城區交通秩序聯合整治路面執法人員攔住。“當時執法人員以車輛存在交通安全隱患為由將三輪摩托車暫扣,我們拿出殘疾證和身份證但依然被扣車。”秦玉珍告訴記者。
帶著秦玉珍提出的疑問,記者采訪了市深化城區交通秩序聯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簡稱交通整治辦公室)。工作人員解釋,秦玉珍丈夫7月30日所開的是正三輪摩托車,下肢殘疾人是不允許駕駛的。這不僅對自己的人身安全構成較大威脅,而且還對道路上過往行人和行駛的其他車輛造成人身和財產安全威脅。同時,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駕駛正三輪摩托車需要繳納保險、為車上牌并考取駕駛證后方能上路,而秦玉珍并沒有相關的證件。另外,根據規定,即使是殘疾人專用代步車,也只能一人駕駛,不可以搭乘任何人。
愛心接力給她“雙腿”
三輪摩托車因違規被暫扣后,秦玉珍向市殘聯提出了幫助需求,但經過市殘聯與交通整治辦公室調解,仍因為存在行車安全隱患暫時無法將車輛取回。交警部門相關工作人員提議,最好以殘疾人專用電動車作為出行工具為宜。“我們本來就是低保戶,根本沒錢買殘疾人專用電動車。”秦玉珍擔憂說道。
自從三輪摩托車被暫扣后,除了有一次坐出租車前往市殘聯求助外,秦玉珍就再也沒有出過家門。談及這一周如何解決生活必需品的購買問題,她說一是靠一位好心義工在周末的時候幫助購買囤積,二是丈夫拖著殘疾的腿邊走邊休息買回來的。丈夫每出去買一趟菜來回需要花1個小時,非常不便。
在了解了秦玉珍困難后,市殘聯便積極聯系各城區殘聯看是否有殘疾人專用電動車剩余。經過協調,一位萬秀區殘聯的殘疾工作人員主動將自己的殘疾人專用電動車讓了出來,解決了秦玉珍的出行困難。
“殘疾人專用電動車主要是由中國殘疾人聯合協會統一配備或者愛心人士捐助的,整個梧州市也只有16輛,本來是配備給有工作的輕度殘疾人使用,以幫助解決上班出行問題,現在秦玉珍的情況比較特殊,又有人主動讓出,才得以順利解決。”市殘聯理事會楊秀安理事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