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奕欽(左)和黃森怡(右)兩個小家伙守著自己的地攤,收獲的是一份難得的經歷。
????見習記者 謝韻 文/攝
????8月13日早上,年僅十歲的覃奕欽和黃森怡,拎上兩瓶水、兩張小板凳,捎上他們的貨物,開始了他們別樣的暑假體驗之旅——在大南路口一家商鋪旁擺地攤賣發卡。
????作文書里學擺攤
????男孩叫覃奕欽,女孩叫黃森怡,兩人坐在商鋪前的小石階上,面前擺放著幾排用一大張白紙墊起來的五顏六色的發卡,發卡旁有一塊小紙板,上面寫著“發卡平賣,3.00元一個”。
????覃奕欽和黃森怡是同班同學,因為覃奕欽的父親與黃森怡的母親同在一個影樓工作,所以兩個小孩總能湊到一起。
????據覃奕欽說,擺攤的想法是受了課外書《作文大王》的影響,“書里面有好多故事,都說到了小朋友在暑假擺攤,不僅能積累社會經驗,還能賺錢”。因此,他便突發奇想地想要去嘗試擺攤。
????當天早上,在黃森怡來找覃奕欽玩耍時,覃奕欽就說,“與其去玩還不如認認真真去做‘生意’。”想不到黃森怡也一口答應下來。
????吃過早餐,兩人便出發了,而他們的“貨物”,則是兩人的父母工作的影樓里一些未使用的多余的飾品。
????覃奕欽說,剛開始,大家沒看到紙板上的小數點,還以為他們賣的是300元一個的發卡。但就算是3元,也有人說他們賣貴了。
????沒有任何銷售經驗的兩個小家伙,根據顧客的建議,逐步改善著自己的經營策略,希望生意能好點。“要不把價錢改成‘一元一個,三元一對’”。覃奕欽說。
????生意冷清不放棄
????兩人從早上十點開始擺攤,但直到中午,只賣出去一個發卡,得了3元錢。關于那只賣出去的發卡,覃奕欽說,那還是熟人買的呢,“其他人都是看看問問就走了,沒有買。”
????當記者問到這樣的“銷售額”,會不會打擊他們的信心時,兩個人有不同的回答。覃奕欽說不打擊,早就預料到這個情況,“我們本來就是體驗生活的,再苦再累都不覺得是打擊。”男孩爽朗地回答,沒有半點猶豫。
????而黃森怡則說,會受打擊,但是不會氣餒。“擺攤讓我知道了媽媽還有爸爸平時工作的辛苦。其實他們的工作要比我累很多,他們都沒有放棄,所以我更加不會放棄。”黃森怡還表示,以后會更加懂得為媽媽分擔家務,不讓媽媽太過辛勞。
????同時他們也表示,暑假體驗擺攤會堅持下去。他們也計劃著,明年寒假繼續進行擺攤。
????孩子想法獲支持
????在采訪中,許多路過的街坊都表示,小孩子擺攤,能夠磨煉他們的意志。
????對于孩子在街上擺攤,覃奕欽的父親覃先生表示,很支持。“小孩子最重要的是有自己的想法,他愿意走出這一步,我尊重他們的想法。”覃先生說,現在的獨生子女,缺少的就是與人、與社會的接觸,擺地攤賣發卡,做些小本買賣,未嘗不可。
????但當記者提到,為什么不利用參加夏令營之類方式去接觸時,覃先生表示,暑假就是放松,讓他們把一個學期的學習壓力給排解掉,所以不會要他們去參加什么培訓班、夏令營之類的。在家長眼中,擺攤其實就是孩子的“過家家”,是孩子在用他們自己的方式接觸社會,所以會放手讓他們去做。
????問到希望他們堅持多久時,覃先生笑道,“小孩子,我也沒在意他們能堅持多久”。他表示,只要孩子有想法,敢于邁出第一步,對他們來說,就是成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