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李欣鞠)近日,記者走訪發現,我市現有的體育場館遠不能滿足市民的健身需要。不少市民表示,建設更多的健身場所和體育設施,讓更多的人有鍛煉身體的好去處。
????幾乎每天在市體育場的羽毛球館里,六個場地都有市民在打球。“晚上和周末來打球的人很多,需要提前預訂場地,通常提前幾天就排滿了。”球館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不過,由于場地有限,還需要安排體校的訓練,球館每天對外開放的場次并不多,很多想來打球的市民即使提前預訂,也并不能排上號。
????市民吳先生周末經常會約上幾個朋友一起去打籃球,但他發現場地越來越難找了:市體育場的籃球場打球人多,進去還要收費;以前常去的原梧州高中籃球場,易主梧州一中后,已將他們拒之門外;周邊社區的體育設施里,也沒有適合打球的場地。
????在市區,不少市民都遇到過無場地可健身的尷尬。據了解,我市的體育場館主要由體育系統下轄場地、學校體育設施、社會辦場館組成。體育系統場館包括市體育場、跳水射擊訓練館、梧州國家體訓基地等,社會辦場館有梧州工人羽毛球館、太和球館等,體育場地設施比較落后。據不完全統計,我市體育活動場地人均面積不到0.43平方米,與全區1.03平方米、全國1.5平方米的要求存在較大差距。
????體育系統及社會辦體育場館數量的不足,使許多愛好運動的市民將目光投向了學校。根據國務院2009年發布的《全民健身條例》,學校應當在課余時間和節假日向學生開放體育設施。《“十二五”公共體育設施建設規劃》也要求,學校內的體育設施應利用課余和節假日,在保證正常教學秩序的前提下,創造條件向廣大學生和社區居民開放。
????然而,記者走訪我市多所學校發現,只有梧州學院等高等院校向公眾有償開放體育場館,中小學幾乎都禁止外人進入校園,部分學校還直接在校門口放置了“校園運動場地不對外開放”的告示牌。有體育系統人士指出,校方擔心對外開放體育場館會影響學校的正常教學和體育活動的開展,并且場地開放后需要投入經費來管理和維護,因此多數學校對于開放并不積極。封閉的體育場館,讓市民只能望場地興嘆。
????市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該局積極向上級爭取全民健身工程項目,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我市體育場地設施不足的困境,但距離群眾的健身需求還很遠。下一步,將抓緊推進梧州體育中心體育場等新的公共體育場館的建設,并計劃在有條件的公園、綠地、廣場建設一批體育健身設施。同時,鼓勵和引導學校、機關、團體和企事業等單位的體育設施對社會開放,提高各類體育設施的開放率和利用率,滿足群眾的健身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