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游泳場所能按照有關規定,設立水質公示牌,對每日水質檢測情況進行公示。實習生 丘國徽/攝
前段時間連日高溫炙烤,到游泳池游泳健身、玩樂成為眾多市民消暑首選。游泳池水質、設施等衛生管理狀況,也成為市民最關心的問題。隨著我市新建住宅小區增多,許多大型小區將游泳池作為重要配套設施。近幾年來,一批小區游泳池投入運營,面向社會開放。“與外面的游泳場館相比,小區游泳池方便,吸引了不少居民,就是不知道水質能否讓人放心,有沒有人監管?”正值游泳高峰,有市民對小區游泳池的水質衛生狀況表示疑慮。連日來,記者調查走訪市內多個小區游泳池,發現大部分小區游泳場所衛生狀況較好,建立了相應的衛生管理制度及池水清洗消毒制度,但部分游泳池衛生保障措施不到位,存在一定的健康隱患。
泳池衛生狀況參差不齊
如今,各個小區游泳場所正迎來消費高峰,各小區的泳池在安全以及衛生方面的監管是否到位?近日記者對市內多個小區游泳池進行了走訪,發現大部分泳池能夠按照有關衛生要求做好衛生保障措施,但個別小區游泳池卻存在一定的衛生隱患。
8月10日下午,在灝景尚都園林游泳池,記者看到,前來游泳的市民絡繹不絕。該泳池在入口處設立了水質公示牌,標注了當日的水溫、游離性余氯、PH值等,各項數值都在標準范圍內。在泳池的公示欄上,公示了該泳池的衛生許可證、救生員資格證及員工的健康證明,以及該游泳池的衛生管理制度、游泳須知。記者看到,要進入該泳池的市民,須先脫鞋光腳過洗腳池,并沖身后才可入場。在該小區的泳池內,約有數十位市民正在水中玩耍暢游,大多數為兒童。岸邊的護欄上,懸掛著“各位家長照看好兒童”、“禁止飲酒后游泳”等警示標語,泳池一旁,一條通水管正為泳池補充水量。泳池中央高處的“小島”上,一名救生員四處觀望,并提醒家長看好孩子。
據該泳池負責人劉小姐介紹,該泳池共配備了5位工作人員及3位救生員,均有相關執照及證明,泳池每天進行清潔,平均3天置換一次水,采用“沉淀過濾法”對泳池進行水質維護,并投放正規途徑購買的合格消毒藥品。為保障泳池衛生安全,今年夏天,他們在游泳池入口處增設了洗腳池、沖身池、二次消毒池等設施,要求每一位游客在下池游泳前都要沖身、消毒,且規定游客不得穿鞋入場,必須穿游泳衣、游泳褲游泳。“每天在泳池開放前,工作人員會進行一系列的清潔、消毒、檢測等準備工作,包括檢測水中的余氯含量、水溫、酸堿度等,并公布檢測結果。”
然而,在其他一些小區,游泳池的衛生管理措施存在不足。記者走訪發現,小區游泳池都配有淋浴設施和洗腳池,且張貼下水者需先洗腳和淋浴的告示,但實際中,一些小區游泳池卻沒有配置專人強制要求游泳者淋浴和浸腳,有的游泳者也并不自覺進行淋浴和浸腳,且有的浸腳池(即消毒池)并沒有投入使用。在一些泳池內的公示欄上,并未公示該泳池的有關許可證明及工作人員的證明。
在位于奧奇麗路的一家小區游泳池內,記者看到,泳池入口對當日水質進行了公示,且張貼了游泳池的安全管理規定,但一些市民卻對此視而不見。記者在現場看到,不少父母在泳池邊給孩子換上泳衣后,孩子便直接跳入池中,真正經淋浴后進入泳池的市民很少。而在珠寶路的另一小區游泳池內,記者發現,游泳者同樣在換完衣服直接進入池內,沒有任何人過問。前來游泳的市民王先生說,買了票換好衣服就能進泳池,沒有人強制要求必須沐浴才能進入泳池。
同時,從表面上看,大部分小區游泳池的池水湛藍清澈,看起來無渾濁也無漂浮物。在游泳池邊等待孩子的不少家長也表示,小區游泳池的水看上去比較清澈,感覺管理上比較規范,所以才放心讓孩子來游泳。但當問及是否知道游泳池換水的時間間隔和檢測時間時,大部分市民表示不清楚,也沒留意過這個問題。
發現不達標游泳場所可舉報
游泳場所屬于公共場所,其衛生狀況是市民關注的焦點。據市衛生監督所有關負責人介紹,根據有關規定,小區游泳場需經抽樣檢測合格,獲有關部門頒發衛生許可證等合格資質后,才可開業經營。同時,小區游泳場所的從業人員健康檢查、內部衛生管理、池水消毒落實、池水檢測記錄、傳染病報告制度、池水循環凈化設施、消毒設施運轉、使用消毒藥劑索證等,均需符合有關規定。如游泳場所工作人員須進行體檢、培訓,具備一定的基本衛生知識,能夠掌握泳池消毒、檢測等知識。同時,游泳場所還需建立衛生管理制度、崗位責任制,配備專人負責泳池清洗、池水消毒、檢測、救生等工作。還要對泳池突發情況制定一系列的應對措施,并對池水進行自檢,確保水質達標。
記者從市衛生監督所了解到,目前我市共有游泳場館8家,其中小區內游泳場館6家、水上游泳場1家、陸上游泳場1家。據了解,為加強市游泳場所衛生管理,從2010年7月份起,市衛生監督所在全市推行游泳場所衛生信譽度量化分級管理制度。按照全國的量化分級評分標準,陸上游泳場所必須在場所衛生、衛生操作、衛生管理、人員衛生、泳池及池水消毒方法五個方面規范化。衛生部門根據量化打分,從高到低評出A、B、C三級,無衛生許可證的場所不予評級。
今年7月,市衛生監督所與市疾控中心一起對市城區8家游泳場所進行了專項衛生監督檢查和水質抽檢工作,其中6家小區游泳場達到B級標準。檢查結果顯示,我市游泳場所總體衛生狀況良好,大部分游泳場所建立了衛生管理制度及池水清洗消毒制度,配備有水質循環凈水、消毒設備、循環凈化設施,池水消毒設施運轉正常。小區泳池配備了專人負責池水的消毒、檢測工作,配備了余氯檢測儀、溫度計、PH值檢測儀等設備,每日按場次或定時對泳池進行自測,同時將泳池水溫、余氯、PH值等指標進行公示。
“但在檢查中也發現,部分小區游泳場所經營單位的法律意識不高,自身衛生管理存在漏洞,日常健康檢查記錄、池水消毒記錄等不完整或無記錄,且一些基層衛生監督員未能按有關衛生標準要求對游泳場所進行管理,對自身業務存在誤區等等。”市衛生監督所有關負責人表示,小區游泳池衛生問題是隨著城市建設配套帶來的新問題,一些新開發的小區也在嘗試在小區內開泳池。對于目前小區游泳場所所存在的問題,衛生監督部門將嚴格實行動態監管,繼續開展游泳場所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并對B、C級評定單位加強日常監管,監督檢查的結果將及時在市衛生監督所的網站上公布。市衛生監督所提醒市民,為保障身體健康,應選擇有相關衛生許可證的游泳場所,市民如發現游泳池衛生問題,也可撥打監督舉報電話0774―3853287向衛生監督部門反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