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 (見習記者 紀榮蘭 通訊員 李建中) 日前,從剛結束的“第28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終評活動”中傳來喜訊,由梧州市蒼梧實驗中學梁嫻、胡超文老師指導的《調查蒼梧縣下小河環境變化對白鷺的影響實踐活動》,以其探究了“環境與生物的關系”以及“生物對環境的影響”,研究了人與動物和諧發展的策略,成果突出,有深遠的社會意義,而榮獲第28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實踐活動一等獎,并榮獲全國“十佳優秀科技實踐活動”殊榮。
????原生態元素成活動選題
????梁嫻、胡超文老師都是蒼梧實驗中學的生物老師,在日常的課堂上,就比較注重培養鍛煉學生的動手、表達、分析以及收集資料能力,并且經常在校園里開設第二課堂活動,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把課本知識和實踐活動相結合。
????“自己從小就一直關注著下小河的白鷺?!焙母嬖V記者,源于對白鷺的熱愛以及生物的專業觸覺,去年選題的時候,想起了生物課本中學習過的“環境與生物的關系”、“生物對環境的影響”這一章內容,于是“白鷺”、 “下小河”、“蒼海湖建設”的字眼很快就閃進了腦海里,并且很快定下了選題。
????課題活動目的,是了解環境對生物的影響以及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保護環境、保護野生鳥類的意識,并呼吁有關部門及全社會加強對野生鳥類的保護,并從科學的角度出發,對蒼海湖的建設提出有利白鷺生存的建議。
????獲薦參加全國科技創新決賽
????選題確定來來后,師生就馬不停蹄地開始工作。九月份在校內八年級學生開展動員大會、成立科技實踐小組、制定活動計劃、對小組成員進行培訓、到實地指導觀察。明確觀察地點、內容及注意事項,十月份他們兵分六路進行下小河的實踐探究、收集原下小河生態系統的有關資料、訪問村民和蒼海湖工程負責人。
????烈日暴曬、道路荒蕪雜草叢生、白鷺棲息地的探秘、發現白鷺的興奮和驚喜、七天連續蹲守觀察攝影、十一月份調查結果的整理、匯總報告、在校內展示調查成果宣傳、評選先進個人,每一個環節都傾注了師生們的汗水和智慧。
????正因為有了這些努力,在2013年舉行的廣西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上,《調查蒼梧縣下小河環境變化對白鷺的影響實踐活動》榮獲優秀科技實踐活動類一等獎,并被推薦參加2013年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決賽。
????“第一次開展這樣的實踐活動,并沒有經驗可言,我們也是在不斷的嘗試中,把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極致。在這個過程中,也是對自己的各方面能力的一次很大的鍛煉和提升?!绷簨估蠋熑缡钦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