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我國第29個教師節,如何感謝師恩成節前的熱議話題。記者調查發現,不少學生、家長認為,在教師節期間,可給老師送上一份貼心的小禮物或祝福,以此表達對老師的謝意。面對學生、家長的熱情,不少老師表示,最希望收到的是學生們真摯的節日祝福,與學生維持長久的感情聯絡。對物質化的禮物,教師們普遍反對,并表示自己不會接受金錢或物質形式的禮物,他們認為老師對學生的付出是發自內心的,與物質無關,一條問候的短信,一聲真摯的祝福足夠。
????學生:借節表達敬意
????家長:不送禮不踏實
????“教師節如何向老師表達謝意?”在記者的隨機調查中,面對這一問題,不少學生表示,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會給老師送上一些自制或實用的禮物,以表達謝意。
????“每年教師節前,班長會組織全班同學湊錢,買鮮花和賀卡送給老師,然后在上課時集體給老師送上節日的祝福。這種活動是大家自愿的,沒有強制性,只是想要表達對老師的敬意。”今年讀初三的曾琴說,身邊還有些同學會精心制作卡片,或精心挑選一些像是杯子、鋼筆等比較實用的禮物送給老師,而她自己,除了每年大家湊錢買鮮花外,并沒有另外給老師送禮,“我覺得,學習成績有進步,也是回報老師的一種方式。”
????“我們高中那會,教師節送禮物的時候,大家都很用心思,禮物都是自己手工做的。”在市內一家廣告公司上班的周衛爵告訴記者,高中三年,他與班上不少同學每年都堅持手工做賀卡,給老師送上祝福。“雖然成本不高,但老師們都表示很高興。”今年28歲的他高中畢業已經多年,但仍和自己的高中老師保持聯系,“不定期向老師匯報自己的工作生活,關心一下老師的健康,這也算是關心老師的一種方式吧。”
????對于孩子們借節日謝師恩,不少家長表示贊成。兒子今年上三年級的謝韻婷告訴記者,前兩年教師節,兒子會回家要點錢,給老師買鮮花。“作為家長,我們也愿意以這種方式感謝一下老師。”謝韻婷說,孩子剛上小學那會,老師很辛苦,對孩子也很照顧,經常打電話和我們溝通,有時遇到孩子晚到校又沒請假,老師都會打電話來詢問,這些細節讓我們做家長的很感動,教師節了,感謝一下也是應該的。
????同時,盡管如今各界均不提倡給教師送禮,但也有一部分家長,特別是低年級孩子的家長,心里仍舊覺得不踏實,認為別人送了如果自己不送會失禮,擔心自己的孩子會因此遭到冷落。
????老師:學生的進步是最好的禮物
????那么在教師心目中,最希望收到怎樣的教師節禮物?采訪中不少老師表示,他們最希望得到學生真摯的問候和祝福。
????“對學生的照顧,都是出于我的職業需要,是發自內心的。”今年79歲的梧高退休教師張蘭卿有著39年的教齡,她告訴記者,盡管如今她的不少學生已在外工作,但很多年教師節,學生們會約好一起回來,到家中探望她,或是邀請她一起聚會聯絡感情,“學生們還記得我,這已經是教師節最好的禮物。”在她看來,學生能夠不忘記老師,維持著聯絡,已讓她相當滿足,“如今很多學生在全國各地工作,但每到節日,我還能收到他們祝福的短信和問候的電話,讓我感到很驕傲。”
????“心意最重要。”張蘭卿的話道出大部分教師的心聲。而對于部分家長的送禮心態,教師們普遍感到尷尬與無奈。不少老師認為可以理解家長們的心情,但送禮物沒有必要,太貴重的禮品反而會成為負擔。
????“學生有作為,學生記得我們,就是當老師最大的成就感。”曾獲市教育系統語文學科骨干教師的梧州五中教師李藝,多年擔任畢業班教學工作,如今每年教師節,不少已畢業的學生仍會在空閑時間一起回來探望她,師生一起回憶以往的趣事,讓她格外開心。“除了是一名老師,我也是一名母親,能夠理解部分家長送禮的心情。但事實上,老師并不會因為沒有收到誰的禮物,就對哪個學生有成見。”李藝說,一些家長送禮只是一種自我安慰,老師對孩子關注與否與送禮并無關系,教師最希望得到孩子和家長的理解,家長平時對老師多點支持,和老師多作溝通,就是對老師最好的感謝。
????記者了解到,在教師節來臨之際,各學校也鼓勵學生,以簡約的方式為老師度過一個溫馨的節日。“自己制作賀卡,寫上想對老師說的話。”市第二實驗小學美術教師何卓就鼓勵學生可通過自己動手的方式,為老師送上祝福。她告訴記者,曾有學生在教師節時發了一條“老師辛苦了’的短信,就讓她十分感動,她認為,學生要獲得老師的重視,應該是通過自身的努力、良好的言行習慣和成績,家長也應鼓勵學生以優異的成績回報老師,“只要學生好好學習,家長理解和支持,我們都會很高興,最好的禮物就是一聲問候、一句祝福。”
????梧州日報記者 羅麗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