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梁燕如 通訊員 羅華 韋洋波) 消費者購買產品后,利用外包裝信息上的小瑕疵索要上萬元賠償金。梧州市內一家超市近日遭遇這樣一宗消費維權案,新興工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案例提醒商家,經營活動中要“從里到外”把好商品質量關。
????消費者維權索賠上萬元
????日前,來自玉林市的黃先生向梧州市工商部門舉報,稱他在新興一路某大型超市購買了牛蒡茶、羅漢果、紅棗等商品,總價值為258元。他認為所購買商品的外包裝信息不規范,商家有欺騙消費者嫌疑。
????黃先生表示,他購買的紅棗產品涉嫌超范圍使用生產許可證,而羅漢果產品則未標注生產廠家名稱和地址等。他認為上述情況涉嫌違反《食品安全法》、《產品質量法》等相關規定,要求工商部門處罰商家,并給予他最高標準的舉報獎勵。
????此外,黃先生還要求商家退還貨款,并根據《食品安全法》賠償十倍貨款及支付其因申訴所產生的車旅、誤工等各項損失共一萬多元。
????商品已做下架處理
????接報后,工商執法人員到黃先生舉報的超市調查,發現其反映的情況基本屬實。于是,執法人員要求商家下架相關商品,并依法對商家進行處理。
????此外,工商部門就黃先生索賠一事約談超市相關負責人。該負責人認為,黃先生相當熟悉超市的運作,對相關的規定、政策有專業了解,身份疑似“職業打假人”,懷疑其維權目的在于向經營企業索取金錢。對黃先生的索賠要求,超市方面并不同意,選擇通過司法途徑解決雙方糾紛。
????工商部門指出,上述消費者索要巨額賠償的維權案例,給經營者敲響了警鐘,經營活動切不可忽視細節。為規范商家經營行為,工商部門已約談市內多家大商場和超市,要求經營者正視職業打假行為,認真把關食品來源,發現問題及時通報,由工商部門進行調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