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作為我市三大千億元產業之一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勢頭正勁,尤其是電子政務外網的建設更是走在全區前列。什么是這傲人成績背后的推手?記者在采訪該外網辦公自動化系統的開發者丁家梧得到了答案:人才。同時,我市對中小科技企業的扶持和人才培養的力度也在逐步加大。
????一個機遇填補一個空白
????丁家梧是我市電子政務外網辦公自動化系統的開發者之一。該系統現正被市發改委、市林業局等12個政府部門廣泛使用,并填補了我市自主研發軟件的市場空白。談到成績,他總略顯靦腆,并反復強調這是三個人的功勞。
????原來,2010年,他與另外兩個梧州男孩一拍即合,成立了一家名為梧州市納盈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主要從事軟件開發和網絡工程兩大業務。在此之前,丁家梧是在北京市一家知名網絡公司從事可視語音軟件開發。“我之所以選擇回來,是因為我看到市內廣闊的軟件開發前景。”據悉,以前,我市信息服務業主要是開展軟件銷售工作,而前期研發的部分均由外地的公司負責。因此,當時市內并無自主研發電子應用軟件的公司。后來,該公司在成立不久后,我市電子政務外網的招投標工作便對外啟動。丁家梧與他的伙伴們果斷地參加,并最終成功中標。對此,梧州市信息中心主任李展翔告訴記者,電信產品非常注重售后服務,而丁家梧團隊的本地優勢是他所看重的。
????本地良好的科技創業氛圍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對于返鄉創業的本地科技人才,市政府是給予高度重視的。如今,丁家梧的公司是設立在我市科技企業孵化園內。據悉,入園企業可獲得市創業服務中心提供一年免租金的不超過80平方米辦公、科研、生產場所,且申報市級科技項目并通過專家評審后,可獲得市科學技術研究開發經費的2至5萬元資金資助,同時優先安排申報自治區和梧州市其他專項基金。此外,還可享受市工商局減免行政規費優惠政策和指定金融機構小額信貸綠色通道辦理貸款業務等。
????據了解,梧州市科技企業孵化園創建已近四年,初期投入的70萬元完成了園區2500平方米孵化場地的建設,提供給入園孵化企業創業使用。目前,累計進園孵化企業已有48家。此外,市創業服務中心在市工業園區又新建8000平方米標準廠房,成為本孵化器新孵化區,并命名為“梧州市科技企業創業園”。如今,該園新增企業7家,初步搭建了一系列服務平臺和共享技術開發平臺、技術創新服務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