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 (記者 梁燕如) 近年來,11月11日被網友和市民調侃為“光棍節”,隨著該節日的知名度越來越高,各類商家也借此大做促銷文章。對此,商務和工商部門建議,市民應理性對待促銷活動,購物前不僅要貨比三家,還要做好消費憑證的索取和保留,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促銷引發投訴增加
????連日來,不管是互聯網的網絡商城,還是本地的實體店,“光棍節”的促銷活動隨處可見,“史上最低折扣”等促銷口號,著實讓消費者心動,而促銷的商品幾乎包羅萬有。而對于更多的消費者來說,網購是最主要的選擇。
????雖然促銷力度不小,但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一些消費者對“光棍節”的購物、維權經歷并不滿意。去年“光棍節”前后,市民謝小姐看中了某網絡商城推出的特價秋褲,馬上下訂單購買。當時,商家承諾一個星期內發貨。然而一個星期過去了,褲子仍未到手。商家解釋稱,因為“雙十一”前后商品集中發貨量過大,希望謝小姐耐心等候。最終,又過了一個星期后,謝小姐才拿到了自己在網上訂購的褲子。
????而類似的現象,不少參加過“光棍節”促銷活動的網友和市民都遇到過。此外,記者從市消費者協會了解到,商家的大型節慶促銷活動過后,因促銷商品存在質量問題而引發消費糾紛的數量多于平日。
????理性消費避免糾紛
????對此,市商務局市場運行調節科科長林耀博分析指出,隨著“光棍節”在市民當中的名氣加大,商家均意識到其中的商機,便不約而同地將其打造成為吸引顧客集中消費的“非傳統消費黃金周”。
????那么,促銷商品的售價是否真的如商家所說是“史上最低”?林耀博建議,市民應理性對待促銷商品,購物前貨比三家以確保買到真正物美價廉的商品。
????市消費者協會秘書長李晚昌也提醒,促銷活動中,市民購物時應挑選信譽度高、有合法經營資質的網絡商城和實體店。
????而且,因為解決網購糾紛會存在異地取證、維權難的現實問題,建議市民謹慎通過網絡購買貴重、易碎等商品。但無論選擇何種購物方式,市民都應保留各類交易憑證作為維權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