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楊珊)長長的摩托車隊在路邊一字排開,路中則是人頭攢動,把整條街道擠得水泄不通——這不是節慶現場,而是每天都會在龍圩中心小學(下稱龍小)校門前上演的場景。對于這種“晴天一小堵,雨天一大堵”的狀況,家長和交警部門是各有各的苦衷。
????現場:地形復雜 進退皆難
????學校門前交通堵塞一直是各方關注的重點問題,但是由于地形原因,出現在龍小校門前的堵車,似乎令家長有著更深的擔憂。11月21日下午5時,記者在現場發現,龍小正位于二興嶺中間,學生上學則需要爬上一個長達百米的斜坡,在斜坡中間,還有一個將近90度的彎道。
????前來接送小孩的家長大部分都駕駛摩托車。此時,在學校外不足十米的道路兩邊,摩托車一字排開,期間,還有更多家長駕駛著摩托車陸續前來。隨著校門打開,學生們一擁而出。記者發現,在這些接送孩子的車隊,并沒有轎車的身影,“家長們都學聰明了,知道開轎車上來肯定被堵,所以都停在二興嶺下。”一位家長解釋道。
????由于龍小附近居民區密集,因此這里的車流量并不算少。在家長們陸續把孩子接走時,兩輛小轎車同時駛到校門前——堵車的情況出現了。兩輛轎車占去了道路的大部分且進退兩難,學生和家長只能在縫隙間穿行,交通十分緩慢。“這還不算什么,下雨天送孩子,才是最堵的!”家長邱女士坦言,遇到下雨天,有條件的家長都用轎車接送孩子,幾十輛車能夠把整條道路完全“堵死”,“一塞就是半個小時,就連摩托車也動彈不得,送到學校后,無論是孩子還是家長身上全都濕透。”
????家長:堵車也要接送孩子
????“孩子才讀小學,年齡太小了,不放心。”走訪中,一些家長表達了自己的憂慮。據了解,龍小是龍圩區的熱點學校,目前有44個教學班,近3000名學生。據此,記者粗略地算了一筆賬——假設每班60名學生,除五六年級的學生可以自己上下學外,每天還有2000多名學生需要家長接送。也就是說,每天上下學高峰,至少有2000輛摩托車或轎車經過這條坡道。
????在平日里經常出現的堵車,遇上特殊天氣就會愈加混亂起來。“只要家里有小車的,誰會舍得讓孩子風里來雨里去。”就是憑著這種心理,不少家長表示,就算知道會堵車,也還是要這樣做。
????交警:每天執勤非治本之策
????相較于接送孩子心切的家長來說,交警部門則需要采取各種措施減輕這里的交通負擔。“這種情況出現將近5年了,我們幾乎每天都會派出交警和協警到場維持秩序。”蒼梧縣交警大隊法宣科一名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緩解上下學時段交通擁堵問題,交警部門在二興嶺腳設置了指示牌,明確規定周一至周五日間某些時段不允許兩輪車以外的車輛駛上二興嶺。“但執勤人員不在時,一部分家長就會存在僥幸心理,對警示牌視而不見。”
????二興嶺坡度較大,急彎也多,因此交警部門除了在校外加強執勤外,每個學期都會進入校園向學生們宣傳交通安全知識,“特別在二興嶺的彎道處,我們會經常到場查看有沒有車輛亂停亂放,以排除安全隱患。”
????同時,該名負責人也提到,光靠交警執勤并非解決交通堵塞的治本之策,“在城區規劃調整過后,這里的交通問題將是整治的重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