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龍天傳) 昨日,萬秀區工商分局聯合梧州市商務局、怡景市場管理站等多個部門對富江小游園的無證經營豬肉攤檔進行聯合執法,發現有經營戶將私宰肉混入正規屠宰豬肉中出售的情況。3月18日,記者就上述問題進行多方采訪后發現,這是由于部分豬肉經營戶對外分銷“合法票據”所致。
????無證戶竟有“合法票據”
????在3月17日的執法行動中,執法人員從部分無證經營豬肉經營戶手中沒收了許多“合法票據”,包括:市內定點屠宰廠的磅碼單、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和動物檢疫合格證明。記者查看其中一張磅碼單發現,該單據是以“怡景市場”名義開出的。當中“鋼碼”這項顯示為“52”。這意味著,對方在進貨時,是聲稱所購進的豬肉將在怡景市場52號攤檔出售。然而,經怡景市場管理站方面核實,52號攤位的戶主早已退租。目前,該攤位無人經營。此外,有的磅碼單更“離譜”:其鋼碼顯示為“89”。但是經該市場管理方核實,該市場內根本沒有89號豬肉臺。
????另悉,自從2013年起,梧州市工商局已對全市各有證豬肉經營戶進行統一備案,登記戶主個人及其所在攤點的相關信息,并將上述資料統一交到市內定點屠宰廠。那么,這些貨不對板的票據又是如何從屠宰廠內開出的呢?
????票據“貨不對板”有原因
????對于上述問題,梧州興龍家畜定點屠宰廠辦公室主任李浩回應稱,出現票據“貨不對板”的情形有兩可能:人為操作失誤或相關數據更新不上報。李浩說,目前,暫未收到工作人員打票出錯的投訴。因此,他認為后者的可能性較大。
????記者了解到,該屠宰廠是如今市內唯一一家定點屠宰機構。它有一套嚴格的屠宰流程,并配備專業的獸醫對生豬及其肉品進行檢驗。直至其符合相關衛生安全標準,方允許經營戶提貨,并出具市內定點屠宰廠的磅碼單、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和動物檢疫合格證明。李浩說,磅碼單標識的銷售地點及臺號數必須與電腦系統的備案信息相符,才能成功出票。但是,如果之前備案的信息已經發生變動,而相關部門并未及時報送至屠宰廠,便極有可能發生上述“貨不對板”的情況。
????票據和肉品遭“轉讓”
????雖然票據上的信息或有錯漏,但只應在有證經營戶手上。然而,它們為何會落到部分無證商販手里呢?
????據梧州市商務局一名參與多年打擊私宰的執法人員透露,部分不法肉販在肉品運輸流通環節動了“手腳”。為了盈利,許多有證豬肉經營戶除了在固定攤點銷售外,還與許多餐飲店合作,經營肉類配送生意。因此,屠宰廠內經常出現一名豬肉經營戶一天賣出20多頭豬的情況。根據一頭豬對應一張票,那么該攤販就能拿到20多張票。有時候供過于求,個別有證經營戶便把部分“合格豬肉”和“合法票據”分銷給部分無證攤販。這樣,對方在銷售中就可以趁機混入來路不明的私宰肉,從而形成私宰豬“合法化”的后果。
????然而,上述后果不僅會對市場正常經營秩序造成破壞,也給食品安全構成較大威脅。怡景市場管理站站長劉汝輝坦言,他每個月都會處理數起市民在市場外買到問題豬肉的投訴。“對方不在我們管理范圍內,卻以我們市場的名義出售私宰肉,很難管理。”據了解,同樣的問題,也存在于市內其他市場。
????針對私宰豬肉“合法化”的問題,相關部門會有什么舉措?本報將繼續予以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