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洲區大塘街道辦事處開展垃圾分類活動以來,街道辦及社區通過一系列的宣傳,使垃圾分類活動逐漸為居民認知和接受。
????但記者在采訪中也了解到,居民的垃圾分類概念模糊、清潔工將居民分好類的垃圾又混裝在一起、發放到居民家中的垃圾分類桶比較占地方等一系列問題,也讓一些小區居民對垃圾分類活動持觀望態度。
????如何進一步完善垃圾分類活動的后續配套設施,使活動可以更好地推廣開展,值得相關部門思考。
????居民觀點:能賣的就是可回收的
????“可以拿去回收站賣掉的垃圾就是可回收垃圾,不可以賣掉的就是不可回收垃圾。”這是華洋花園小區居民李楊阿姨對垃圾分類的理解。她告訴記者,日常生活中剩下的紙皮、塑料瓶、廢棄金屬等一類垃圾,她都習慣積攢到一定數量再拿去賣掉。恒祥花苑二期的居民張伯則認為,對生活環境不利、對人的身體產生不良影響的則是不可回收垃圾,反之則是可回收的垃圾。
????記者了解到,很多居民對于鑒定是不是可回收垃圾的標準,就是可不可以拿去賣掉,而他們眼中常見的可回收垃圾就是紙皮、塑料瓶。
????而記者在走訪華洋花園、恒祥花苑二期等試點住宅小區中發現,雖然小區里放置有分類垃圾桶,但里面的垃圾并沒有分類。有物業管理工作人員表示,不少居民在丟垃圾時,都是裝在一個袋子里,隨意放進其中一個垃圾桶。
????參照國內外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標準,居民生活垃圾可分為可回收物、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等四類。
????可回收物是指回收后經過再加工可以成為生產原料或者經過整理可以再利用的物品,主要包括廢紙類、塑料類、玻璃類、金屬類、織物類、電子廢棄物等;廚余垃圾是指在食品加工和消費過程中產生的剩飯剩菜、菜梗菜葉、瓜果皮核、廢棄食物、廢棄食用油脂等易腐的垃圾;有害垃圾則是廢藥品及其包裝物、廢殺蟲劑和消毒劑、廢油漆和溶劑等對人體健康或自然環境造成直接或潛在危險的物質;除此之外的紙尿布、餐巾紙、陶瓷制品等則歸為其他垃圾。
????小區清潔工:無暇將垃圾分類
????除了分類概念模糊外,清潔工在清運垃圾時將垃圾混裝在一起的做法,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居民開展垃圾分類活動的熱情。
????住在華洋花園的何小姐一家,對垃圾分類活動積極性很高,可是當她把自己在家里分類好的垃圾,放到家門口外面讓清潔工分類清理時,卻有種前功盡棄的感覺,因為清潔工把分類好的垃圾,又重新混裝在一起運走。
????華洋花園物業部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開展這個活動之前,大塘街道辦事處及社區曾專門組織小區內的清潔工參加垃圾分類處理的培訓。但清潔工在實際操作中也碰到了一些難題,由于居民放到可回收物垃圾桶里的垃圾每天的數量并不多,而小區管理條例規定,小區里的垃圾需要每天清理干凈,所以有時候看到少量的可回收垃圾,清潔工就全部混在一起拉走了。
????而記者在恒祥花苑二期內的一個“可回收物”的垃圾桶內看到,紙皮、塑料堆滿了一大桶,卻沒有看見有清潔工及時進行收集處理。據該小區的物業管理處的陳主任稱,主要是清潔工每天的清掃任務繁重,除了把小區內的垃圾清掃干凈,還要運到垃圾中裝站去進行處理,根本騰不出時間來處理這些可回收的垃圾,而且也沒有專門的裝運車用來運輸這些可回收垃圾。
????對此,大塘街道辦事處負責垃圾分類活動的有關負責人表示,在該項活動的開展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后期配套設備跟不上的困難。畢竟垃圾分類活動目前在梧州還算是一個新事物,所以在宣傳及知識普及方面,尚需加大力度,尤其要加強對老年人以及學生等群體的宣傳教育。該負責人說,如果學校方面能夠在課堂中普及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相信可以進一步普及市民對垃圾分類的認識。同時他們也呼吁,希望政府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垃圾分類活動的后續配套設施,讓這項活動能夠長期順利地開展下去。
????而恒祥花苑二期的居民陳先生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他認為每家每戶分發兩個垃圾桶的做法不僅會造成活動成本過高、資源浪費,還由于垃圾桶的放置而占去了家里一定的地方,他的鄰居中,就有因為垃圾桶過大而不愿意領回家中放置。因此,陳先生認為,可以效仿廣東地區的做法,向每家每戶分發環保垃圾袋,分別標注著可回收及不可回收字樣,讓居民拿回家自行進行垃圾分類,這樣做不僅能節約成本,而且普及的面也更加廣,更容易為居民所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