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 (見習記者 朱元冬 通訊員 李晚昌) 時下,網上購物備受消費者青睞。網購雖然便利,但以往網購物品出現質量問題時,維權往往頗費周折。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后,網購維權的情況得到改善。近日,記者從梧州市消費者協會了解到三個本地消費者網購維權成功的案例。
????市民吳女士于4月底在某網站預訂了七臺小米手機,總價值7560元。當時她選擇的是貨到付款的方式,并由市內某快遞公司代收貨款。吳女士在簽收了這批手機之后,發現手機的配置和性能與官網所描述的有出入,于是就把手機拿到梧州有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檢測結果顯示,這七臺小米手機均為“山寨”貨。
????于是,吳女士要求快遞公司協助原單退回問題手機,并要求七日內返還手機貨款。由于賣家遠在深圳,也不愿回收手機,吳女士無奈之下求助梧州市消費者協會。經過梧州市消費者協會多次協調,快遞公司終于同意回收問題手機,并把購物款項退回給吳女士。
????無獨有偶,今年4月,市民楊先生通過梧州市內另一家快遞公司郵寄一臺價值850元的影碟機到山東省棗莊市。經過認真包裝后,楊先生交納了56元的快遞服務費。然而貨物寄達山東后,接收者拆包時發現影碟機已經破損。
????隨后,楊先生到梧州市消費者協會投訴,要求快遞公司作出解釋和賠償。在市消協相關人員的調解下,快遞公司依據相關法律條例賠償楊先生經濟損失300元,并退回56元快遞服務費。
????另一位有著同樣經歷的市民陳先生也曾于4月份通過某快遞公司網購了一款價值99元的養生壺,在收貨時發現貨物已經受損,于是拒絕簽收。但是,快遞公司只愿意以郵寄服務費的五倍價格即75元作為賠償。陳先生則要求快遞公司按照《侵權責任法》規定,按該物品的實際價格賠償。雙方協商后無法達成一致意見,陳先生只好到梧州市消費者協會求助。經過協會協調,快遞公司同意按物品的原價全額賠償。
????對于上述案例,梧州市消費者協會負責人提醒消費者,按照今年實施的新《消法》規定,經營者通過網絡、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在收貨之日起七日內無理由退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