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的舞臺上,手拿獎牌和證書的黎亦燕,對聲樂的熱愛與追求更多了一份自信。
??? 在繁忙嘈雜的市場經營生鮮雞鴨,在高雅的國家大劇院音樂廳領唱,兩樣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卻都發生在黎亦燕身上。
????她,一個對唱歌有著天生愛好和執著追求的下崗女工,用自己的歌聲,演繹了一個從“灰姑娘”華麗變身為一只“百靈鳥”的人生故事。
????自費進修后卻當了小販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黎亦燕隨當兵轉業回梧的父親一起,從云南回到梧州,成為一名普通工人。
????由于天生有著一副好嗓子,而且對唱歌有著極大的熱情,業余時間里,她參加了梧州市業余藝術團的排練演出。就是這段八小時之外的唱歌經歷,讓黎亦燕的音樂人生增添了幾分亮麗的色彩。1984年,在梧州市舉行的第二屆藝術節歌唱比賽中,她與眾多的專業選手同臺競技,最終憑借演唱《黨啊,親愛的媽媽》一曲獲得了一等獎。
????當時,作為藝術節專家評委之一的中國著名音樂評論家、中國音樂協會副主席李凌,對黎亦燕的演唱風格和技巧給予了較高的評價,比賽結束后,極力推薦黎亦燕到中國音樂學院,師從著名歌唱家、聲樂教育家金鐵霖教授學習聲樂。1985年,她離開家人只身赴京,在中國音樂學院自費進修了一年,在名師的指點下系統地學習聲樂知識。
????“當時,很希望能有機會留在北京,當一名從事專業歌唱的演員。”說起自己對音樂的追求,黎亦燕心中總是有一個期許和愿望。但是,因為種種客觀原因,黎亦燕這個心愿最終未能實現,在北京進修一年后,她又回到了梧州,回到了生活的原點。
????而隨后的人生際遇,使她的音樂之夢漸行漸遠。
????1992年,回梧結婚生子后的黎亦燕,為照顧家庭已無暇練歌,1997年,夫妻倆也先后下崗。為了生計,夫妻倆與他人合資辦了一個養雞場,直到后來自己獨自承包雞場和經營生鮮雞鴨。十多年來,在人生舞臺上,面對生活的壓力和忙碌,在黎亦燕看來,唱歌已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更不要說可以站在舞臺上放歌了。
????堅持夢想讓她圓夢北京
????但是,黎亦燕的音樂之夢并沒有因此消失,這一切,都源于兩年前她與一個聲樂老師的偶遇。
????2012年初,在梧州市藝術培訓中心擔任聲樂教學的李彩玲老師,有一天到新興市場買菜,偶然看到正在經營生鮮雞鴨的黎亦燕,對這位當年活躍在本地聲樂界的黎大姐,就這樣放棄唱歌而整天忙于生計而感到可惜。于是就鼓勵她重新“出山”,以歌會友,以歌為樂。
????老師的一番話,又重新激起了黎亦燕沉睡多年的夢想與追求。兩年來,黎亦燕不管生意再忙,家庭事務再多,總是設法抽出時間,就聲樂的訓練方法和發聲技巧專程請教李彩玲老師;平時,常與歌友到KTV歌廳以唱為練;而參加梧州市群藝合唱團的排練演出,使她有了更多的訓練和演出的機會。
????經過這兩年的勤奮與努力,黎亦燕不但恢復了原有的歌唱水平,而且,她的音域變得更寬廣成熟,音色更圓潤渾厚。
????2014年6月18日,是一個令黎亦燕難忘的日子。她和合唱團的隊友一起走進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站在國家最高級的音樂藝術殿堂里縱情放歌,并以一首獨具廣西地域風情的混聲和唱《大地飛歌》,在“夕陽秀”第十三屆全國中老年合唱節的比賽中,榮獲梅花金獎第一名。
????對于她來說,這是一次圓夢之旅。
????“你的音域和聲線都十分出色,以后要爭取有更多的機會進行交流演出。”這次在國家大劇院演出頒獎的舞臺上,負責頒獎的評委嘉賓對代表合唱團領獎的黎亦燕說。面對這樣的評價和鼓勵,手拿獎牌和證書的黎亦燕更多了一份自信。“如今,我已到了退休之年,艱難的日子也已經過去,我會花更多得時間去訓練和演出。”黎亦燕說,她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在音樂人生之路上,繼續追逐年輕時未能實現的音樂之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