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梧州市體育場建設工地,梧州市國資委負責人為工人們送上解暑西瓜。麥朝樞/攝
????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謝韻 楊珊 實習生 李旻華 曾麗香)7月30日,艷陽高照,室外溫度達到35℃。在梧州市各個重點工程建筑工地上,工人們依舊頂著烈日,在高溫天氣中埋頭苦干。為感謝建筑工人為城市建設付出的勞動,當天,梧州日報社黨委聯合梧州市國資委黨委、梧州市人社局黨委、梧州市人民醫院黨委,舉行愛心直通車之“高溫送清涼”活動,為建筑工人送去夏日問候。
????當天上午,四個愛心單位的黨員干部和工作人員兵分兩路,前往梧州市重點工程體育場建設項目工地、紅嶺安置房二期工地、毅德城工地以及平浪花園廉租房小區工地,為建筑工人送上涼茶、西瓜、綠豆等清涼消暑食品。同時,考慮到工人們長時間在高溫環境下作業,較易出現中暑狀況,梧州市人民醫院的醫生們還專門準備高溫防暑小講座,現場指導工人如何應對高溫中暑突發狀況。
????“先兆中暑,有高溫下出現大汗、口渴、無力、眼花等癥狀,但體溫不超過38℃……”在平浪花園廉租房小區工地里,來自梧州市人民醫院的醫生詳細地向工人介紹中暑的癥狀,以及應該如何預防中暑。工人們認真地聽著醫生的講解。
????“這種面對面的現場教導,對于我們來說很有用。”工人農寶文說,自己長期在工地工作,中過暑,也見過不少人因中暑而身體不適。“我們都是到陰涼的地方躲避一下,喝點水,沒有什么防暑措施。”但聽了醫生介紹預防中暑的措施,農寶文欣然表示,即便工作日曬雨淋在所難免,但學會了這些防暑措施,至少能讓身體健康有一定保障,工作也安心許多。
????梧州市重點工程體育場項目工地的現場負責人,在聽完醫生的防暑知識講座后也表示,此前類似這樣的現場講座很少,工人們都是依靠自己的經驗防暑、避暑。“經過了專業指導,工人們工作前就會做好一些防護,無論對工人的身體,工程的進度,都是有幫助的。”
????而在梧州市重點工程紅嶺安置房二期工地,醫生們也專門針對如何應對高溫中暑突發狀況,進行一場專業的演練。“用冷毛巾敷頭部,用涼水擦身加速體溫下降……”在講解員的解說下,醫生用裝滿冷水的袋子,敷在“中暑病人”的額頭,并且用紗布沾滿涼水,擦拭“中暑病人”的頸部、腋下、手臂等大血管所在部位。許多第一次看到這樣專業急救場景的工人,紛紛被吸引住,認真地看著醫生操作的每一個步驟。有的工人還拿出手機,將急救過程記錄下來。
????工人們表示,看完防暑應急演練后,了解到更多中暑后的急救知識,這為他們日后工作增添了一項護身的“技巧”。
????據悉,本次“高溫送清涼”活動結束后,愛心直通車活動仍會繼續開展,讓關愛社會的行動持續進行下去。
建設工人們在烈日底下進行施工。蒙紹松/攝
市人民醫院的醫務人員走進紅嶺安置房工地指導防暑。麥朝樞/攝
愛心人員為毅德城建設工地的工人們送上消暑食品。蒙紹松/攝
捧著西瓜,平浪花園廉租房小區的建設工人樂呵呵!蒙紹松/攝
????溫馨提醒
????正確防護 及時處理?
????戶外工作者應注意腸胃、呼吸和中暑三類疾病
????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陳素雅 通訊員 聶宗生)7月以來,高溫持續盤踞梧州。然而,盡管天氣如此炎熱,為了城市的發展,一些工地上的建筑工人仍頂著烈日,在各個建筑工地上忙碌著。對此,梧州市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介紹說,與普通勞動者相比,長期在高溫下從事戶外工作的人,更易出現腸道、呼吸道疾病及中暑癥狀,甚至因曬傷出現皮膚疾病,所以,此類人群更應做好防暑工作。
????赤膊干活并不能降溫
????根據以往收治的病例,醫生分析稱,腸胃類疾病多發,是因為高溫下食物易變質,而戶外勞動者往往對飲食隨意,細菌攝入量增多,易患腸道疾病。因此,戶外勞動者更應注意飲食衛生,食物盡可能不要吃剩的。條件允許時,速食品應加熱后食用。
????同時,空氣中的塵埃物也會使戶外勞動者更易患呼吸道疾病。“戶外勞動者容易因抵抗力下降而感染疾病。”梧州市人民醫院呼吸科主任莫柳軍表示,戶外勞動者可常備泰諾(酚麻美敏片)之類的非處方藥物。
????此外,做好防暑工作,也應采用正確的防暑降溫措施。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在戶外溫度已經超過體溫的情況下,勞動者赤膊干活并不能降溫,相反會吸熱。
????據皮膚科醫生介紹,當氣溫在28℃至30℃時,皮膚水分加快蒸發,并隨著氣溫的升高而增多。當氣溫或環境溫度與人體的皮膚溫度相近時,人體熱量的散發幾乎全部靠出汗來完成。也就是說,若氣溫高于皮膚溫度,非但不能散熱,反而會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熱量。所以,當氣溫接近或超過37℃時打赤膊,皮膚會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熱量,更易引起中暑。醫生建議,在沒空調時可用酒精、冰水等進行物理降溫,穿衣服也應盡量做到寬松、吸汗,淺色更佳。
????突發中暑應及時處理
????在戶外作業,一旦出現中暑情況,應如何處理呢?醫生介紹,輕度中暑表現為頭昏、心慌、乏力;稍重一點會伴隨汗多、發熱;再嚴重一點會出現惡心、昏倒、發燒等熱衰竭癥狀;最嚴重中暑可致高熱、不省人事。
????而針對中暑的緊急處理,梧州市紅十字會應急救護隊的培訓師關燕珍介紹,出現中暑情況時,首先要盡快將患者移到陰涼通風處仰臥休息,同時解開衣扣、腰帶,然后再喂食涼開水或鹽糖水。如果出現意識喪失、痙攣劇烈,則應讓患者側臥,保證呼吸道暢通,同時盡快送醫。
????此外,醫生也建議戶外工作者,酷暑天從事戶外作業應盡量避開高溫時段,而作業期間也應多喝水,特別是鹽水,可補充人體流失的鉀、鈉、鈣等。
????花 絮
????錯開時間避高溫
????梧州市體育場項目工地的內場地較空曠,工人們基本都是露天工作。且場地內的鋼結構經過日曬,地表溫度很高。為了躲避高溫,防止工人中暑,目前,工地執行夏令工作時間。梧州市體育場的現場負責人黃華智說,“現在我們的工作是從早上6點開始,11點結束,下午則從3點半到7點半。” 黃華智還表示,如果工人在露天情況下工作久了,便安排他到室內工作。“這樣既照顧到了工人的身體情況,也不耽誤工程進度。”
????真實體驗防中暑
????在紅嶺安置房小區建設工地內進行的防暑演練中,施工員曹松嘗試當一名“中暑病人”。他表示,在工地,他們簡單的急救方法固然有一定作用,但效果不佳。“原來,中暑之后用酒精擦拭大動脈和額頭等部位,可以幫助降溫,我今天才了解到這方面的知識。”曹松笑著說,以后工地有工人中暑不適,自己也可以當半個醫護人員,對工人進行及時急救。
????為病人釋疑解惑
????“醫生,這名工人已經生病三天了,現在覺得全身酸軟無力。”在平浪廉租房工地,一名40歲左右的女工,在他人的攙扶下,來到演練現場。見此,梧州市人民醫院的醫生立即為她進行簡單的身體檢查。
????檢查中,這名女工告訴醫生,她已經到醫院看過病了,但還是感覺全身無力。“這是恢復期常見的癥狀,你要多喝淡鹽水,吃一些蔬菜、水果補充鉀元素,就會慢慢恢復的。” 聽到醫生的叮囑,得知自己身體并無大礙的女工,向醫生表達了謝意。
????西江都市報記者 謝韻 楊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