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行駛在新興二路上的一些摩托車,駕駛員及乘客均不戴頭盔,存在不小的安全隱患。 本報記者 蒙紹松/攝
在交通出行中,安全帶和安全帽被稱為“生命帶”、“保命帽”,其重要性可見一斑。然而,日常生活中,依然有不少駕駛員和乘客對此不以為意,沒有采取任何防護措施就貿然上路行駛。這種無防護駕駛的行為,不僅讓保命裝備“無計可施”,還在無形中增加了突發交通事故時傷亡的幾率。
現場直擊:
交通保護裝備常被忽略
據交警部門介紹,安全帽、安全帶以及兒童安全坐椅,是市民日常出行中最常見、最基本的保護裝備。然而,越是平常的事物,就最容易被忽略。近日,記者在梧州市區內各條主要干道走訪,就發現了不少無防護駕駛的交通陋習。
昨日上午11時,記者在新興二路蹲點觀察,在短短十分鐘內就看到有超過30名摩托車、助力車駕駛員在沒有佩戴安全帽的情況下上路行駛,而佩戴安全帽的駕駛員僅占約十分之三。同時,記者了解到,不戴安全帽這種比較危險的交通陋習,還呈現“低齡化”的發展趨勢,即在那些沒有佩戴安全帽的摩托車、助力車駕駛員中,二十至三十歲的年輕一族占了大半。更嚴重的是,這部分車輛通常還存在超速、超載等違規現象。
與安全帽一樣,安全帶的作用也經常被市民忽視。記者走訪發現,依然有大部分駕駛員沒有養成系安全帶的習慣。根據有關規定,車輛駕駛員和乘客未按規定系好安全帶的,都將面臨相應處罰。但對此,許多駕駛員只有在途經天網視頻監控時才會把安全帶系上,離開監控范圍后則會馬上把安全帶解開。
對于十歲以下的兒童來說,由于年齡和高度有所限制,因此在乘坐汽車時需要使用兒童安全坐椅。不過,兒童安全坐椅在梧州市并未廣泛普及,而大部分家長都是采取懷抱的方式保護兒童。然而,有統計顯示,在14歲以下孩童死于交通事故的原因分析中,有61%的事故是由于孩童未系安全帶以及未使用安全坐椅導致的。
各方說法:
用好保命裝備應對緊急情況
10月14日,公安部治安管理局通過官方微博發布消息,一項關于安全帶的調查表明,系了安全帶,在汽車發生正面碰撞時,可以使死亡率減少57%;發生側面碰撞時,可以使死亡率減少44%;發生翻車時,可以使死亡率減少80%。
交警部門介紹,在車輛發生碰撞或者緊急制動時,安全帶能有效預防車內人員與車體發生碰撞進而造成更嚴重的后果。同時,如果不系好安全帶,一旦安全氣囊打開,在慣性沖力的沖擊下,車內人員可能遭遇到額外的傷害。此外,長洲交警大隊事故科一名民警表示,在一些涉及摩托車、助力車的交通事故中,腦顱受損是致人傷亡的重要原因,而佩戴安全帽可以有效減少事故傷亡幾率。
在兒童安全坐椅問題上,車主何先生認為,為家中的小孩配置兒童安全坐椅是非常有必要的?!熬W上出售的兒童安全坐椅價格在數百元至數千元之間,我有許多朋友都購買了。”不過,記者走訪了解到,目前梧州市內很少有店鋪銷售兒童安全坐椅,市民大多需要在網上訂購。
◎案例警示:
在今年7月4日和5日兩天內,梧州市金暉汽車站附近和蓮花橋橋面先后發生兩起涉及助力車和摩托車的交通事故,均有人員在事故中死亡。在調查中,交警人員發現,沒有佩戴安全帽,是造成事故人員死亡的重要原因。
交警說法:
對于上路須系安全帶、戴安全帽等常識,不少市民還是疏于重視,直到事故發生了才追悔莫及。此外,市民還要注意,諸如有安全氣囊不用系安全帶、車禍時系安全帶反被困、后排乘客不用系安全帶、兒童不需要系安全帶等看法,都是極其錯誤的。
本報記者 楊珊 實習生 何舒敏/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