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鐘聞
憶起11月13日傍晚時分的驚險一幕,梧州深燃天然氣有限公司的抄表員張潔英仍心有余悸。
當時,張潔英正在藍天港灣小區5號樓抄表,當她來到6樓時,一陣陣刺鼻的氣味撲面而來。張潔英心里當即一沉!因為,這正是她最熟悉的硫醇味,她意識到應該是某個用戶家里發生燃氣泄漏。
經過逐一排查,張潔英確定了燃氣泄漏的情況發生在606房。
通過用戶資料,張潔英很快聯系到了606房的業主,但得到的結果卻是業主本人和近期住在此房子的親戚,都已離開梧州,606房已經超過兩個月沒人在家。
“當時我就慌了,因為我工作以來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睆垵嵱⒒貞浾f。
破門而入或會引起爆炸
隨后,張潔英立即通知公司的應急搶險員。到場后,應急搶險員把可燃氣體檢測儀放在606房的門縫進行探測,儀器頓時發出刺耳的警報聲?!斑@說明室內可燃氣體的比例大大超過了爆炸極限!”搶險員告訴張潔英。
由于房門無法打開,泄漏燃氣濃度值超高,張潔英和搶險人員繼續把情況向上級匯報。
當增派的應急搶險員趕到現場,準備將5號樓的燃氣管道應急閥門關閉時,卻發現由于其他住戶的原因無法實施。情急之下,應急搶險員只好關閉了更上一級的燃氣管道操作閥門,停止了5號樓所有住戶的燃氣供應。
而當其時,樓內的其他住戶還不知道發生了這樣的事情。晚上7時50分,接到報警的消防官兵趕到了事故現場。
“受影響的住戶主要集中在3至5樓,以及7至9樓,大概有100多人。”“沒有鑰匙打開606房門,破門而入容易產生火花引起爆炸。”……
這樣的情況,也讓在場的消防官兵感到棘手。
經過對現場環境的再三勘查,消防官兵決定利用軟梯,從706房的陽臺進入606房的陽臺進行處置。
防靜電內衣、阻燃頭套、空氣呼吸器、安全繩……當所有安全措施做好后,兩名消防官兵小心翼翼地來到了606房的陽臺。
為確保安全,消防官兵首先利用消防喉對陽臺和鐵閘門進行噴淋,隨后打開了陽臺門。
進入屋內后,兩名消防官兵小心地在房內移動,避免觸碰到房內的物品產生靜電火花。接著,二人打開了屋內所有的窗戶進行通風。當完成這些回到706房時,兩名消防官兵的身上已經濕透。
使用不當導致事故發生
在606房得到通風以后,深燃公司的應急搶險員在門縫處又檢測了一次燃氣濃度,看到燃氣濃度已降回標準值內,在場的人員都大大松了一口氣。
但在進入房內測量燃氣濃度,檢查戶內管道系統以前,險情還不能完全排除。
隨后,深燃公司的一名應急搶險員在消防官兵的協助下,從706房的陽臺利用軟梯進入606房,進屋進行檢測。通過一段時間的通風,屋內的燃氣濃度降到了標準值內,應急搶險員確認了屋內所有的燃氣閥已經關閉。
晚上10時,當初有可能一觸即發的燃氣爆炸危機得以解除。
事后,經深燃公司的工作人員初步檢測,燃氣泄漏的原因,是606房廚房灶臺的軟管被老鼠咬斷,同時該戶的閥門并沒有關閉,而屋內的所有門窗都處于密封狀態,所以泄漏的燃氣在屋內不斷積聚并擴散到樓梯間。
記者通過深燃公司相關人士了解到,在其他地方的一些燃氣事故成因中,燃氣膠管老化破裂、外力損傷或意外脫落占30%以上。
該人士提醒,市民家中穿越櫥柜的燃器具膠管周圍,不要放置經常取用的物品、避免物品積壓。用戶需常對膠管進行檢查,檢查兩端管卡是否固定牢固,防止脫落發生泄漏。同時,要保持廚房清潔,防止老鼠等動物啃咬膠管造成漏氣,若膠管使用年限已超過兩年,應盡早更換,膠管有變硬、龜裂、起泡等現象的,應立即更換,避免因膠管老化造成漏氣。每次用氣完畢后,不但要關閉燃具閥門,還要關閉軟管前的旋塞閥,以防燃具本體故障或軟管破損造成漏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