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李欣鞠) 近年來,市科協不斷創新方式方法,積極開展各種課內外科普教育活動,促進青少年科學素質提升。
????在科普教育活動中,市科協廣泛開展“愛科學月”、“大手拉小手”、“小小偵探家”、“放飛科技夢想”科技活動校園行等校園科普活動,邀請有關專家學者到各中小學校、職中、技工學校舉辦科普知識報告,并組織全市中小學生閱讀科普書刊、觀看科技錄像、參觀科普基地、出版科技墻報,讓在校學生接受科普教育。此外,每年組織師生參加中國科協的“高校科學營”,分批分次到國內知名學府參加暑期科學營活動,激發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
????同時,市科協發揮社會科普資源的作用,推動科普教育基地建設。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30個科普教育基地,其中梧州市園林動植物研究所科普教育基地、梧州市氣象局科普教育基地被命名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另外,村(社區)、學校、各大中型企業也普遍建立科普圖書館、科普走廊等,全市共建成300多個科普圖書館和閱覽室。
????課內課外的科技教育活動廣泛開展,培養和提高了青少年的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每年舉辦的梧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涌現了不少優秀選手和作品,并在全區和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屢獲佳績。據統計,2008年至今,我市在青少年科技創新方面獲得自治區獎勵354項、全國獎勵17項,市科協還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基層賽事優秀組織單位等榮譽。 |